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二)课堂观察法 | 第14页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在研究美国小学汉语课堂管理中运用一手真实材料 | 第14-15页 |
(二)为美国小学汉语教学提出新思路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关于NHA及研究对象 | 第16-25页 |
一、关于 Nurtured Heart Approach? Recognition Techniques(积极行为认可方法) | 第16-20页 |
(一)积极行为认可方法 | 第16-17页 |
(二)三种立场(3Stands?) | 第17-18页 |
(三)认可种类 | 第18-20页 |
二、研究对象——MississippiHeights小学校情及汉语教学概况 | 第20-25页 |
(一)学生情况 | 第21-22页 |
(二)汉语教学情况 | 第22-23页 |
(三)评价与测试 | 第23-24页 |
(四)校规——PATH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课堂管理典型案例之规则管理 | 第25-28页 |
一、案例1 | 第25-26页 |
(一)汉语课上的规则及奖惩制度 | 第25页 |
(二)案例1分析 | 第25-26页 |
二、案例2 | 第26-28页 |
(一)粘贴的“魔力” | 第26-27页 |
(二)案例2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课堂管理典型案例之教师管理 | 第28-32页 |
一、案例1 | 第28页 |
(一)投桃报李 | 第28页 |
(二)案例1分析 | 第28页 |
二、案例2 | 第28-30页 |
(一)想说爱你不容易 | 第28-30页 |
(二)案例2分析 | 第30页 |
三、案例3 | 第30-32页 |
(一)甜蜜的烦恼 | 第30-31页 |
(二)案例3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课堂管理典型案例之学生管理 | 第32-36页 |
一、案例1 | 第32页 |
(一)谢谢你 | 第32页 |
(二)案例1分析 | 第32页 |
二、案例2 | 第32-33页 |
(一)我也能表现好 | 第32-33页 |
(二)案例2分析 | 第33页 |
三、案例3 | 第33-34页 |
(一)我不要学汉语 | 第33-34页 |
(二)案例3分析 | 第34页 |
四、案例4 | 第34-36页 |
(一)爱的抱抱 | 第34页 |
(二)案例4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课堂管理典型案例之环境管理 | 第36-41页 |
一、案例1 | 第36-37页 |
(一)意外的惊喜 | 第36页 |
(二)案例1分析 | 第36-37页 |
二、案例2 | 第37-38页 |
(一)“权力”的游戏 | 第37-38页 |
(二)案例2分析 | 第38页 |
三、案例3 | 第38-39页 |
(一)“两大天王” | 第38-39页 |
(二)案例3分析 | 第39页 |
四、案例4 | 第39-41页 |
(一)“不打不相识” | 第39-40页 |
(二)案例4分析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对MississippiHeights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建议及策略 | 第41-45页 |
一、对汉语课堂管理的建议 | 第41-43页 |
(一)对教学对象和所在国进行深入了解 | 第41页 |
(二)提高自身教学管理能力及人格魅力 | 第41-42页 |
(三)积极创设沟通环境 | 第42-43页 |
二、经验与策略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