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南坡石村断层下降盘沙二段沉积特征与有利砂体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存在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18页
    2.1 工区地理位置第16页
    2.2 工区构造特征第16-17页
    2.3 工区地层特征第17-18页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8-28页
    3.1 划分对比方法第18-22页
        3.1.1 标准层—标志层对比第18-19页
        3.1.2 沉积旋回对比第19-21页
        3.1.3 闭合剖面对比第21-22页
    3.2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第22-23页
    3.3 地层发育特征第23-28页
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与沉积相类型研究第28-38页
    4.1 相标志第28-32页
        4.1.1 泥岩颜色特征第28页
        4.1.2 岩石类型特征第28页
        4.1.3 结构与粒度特征第28-29页
        4.1.4 沉积构造特征第29-32页
    4.2 辫状河三角洲相第32-34页
        4.2.1 相类型第32-33页
        4.2.2 相模式第33-34页
    4.3 三角洲相第34-36页
        4.3.1 相类型第35页
        4.3.2 相模式第35-36页
    4.4 湖泊相第36-38页
        4.4.1 滩坝第36页
        4.4.2 (滨)浅湖第36-38页
第五章 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第38-68页
    5.1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38-48页
        5.1.1 取心段沉积相分析第38-43页
        5.1.2 全井段沉积相分析第43-48页
    5.2 连井沉积相分析第48-56页
        5.2.1 南北向剖面一第48页
        5.2.2 南北向剖面二第48页
        5.2.3 南北向剖面三第48-49页
        5.2.4 东西向剖面一第49页
        5.2.5 东西向剖面二第49-56页
    5.3 平面沉积相分析第56-68页
        5.3.1 沙二段3 砂组第56-61页
        5.3.2 沙二段2 砂组第61-62页
        5.3.3 沙二段1 砂组第62-68页
第六章 有利砂体评价第68-80页
    6.1 综合评价方法第68-74页
        6.1.1 选取综合评价参数及其因素集合第68-69页
        6.1.2 确定评语集合第69-70页
        6.1.3 单因素评价矩阵第70-71页
        6.1.4 建立权重向量第71-73页
        6.1.5 模型计算第73页
        6.1.6 综合评判第73页
        6.1.7 综合评价结果第73-74页
    6.2 砂体类型垂向展布特征第74-75页
    6.3 砂体类型平面展布特征第75-80页
        6.3.1 Es_2~1-1第75-76页
        6.3.2 Es_2~1-2第76页
        6.3.3 Es_2~1-3第76页
        6.3.4 Es_2~3-1第76-78页
        6.3.5 Es_2~3-2第78页
        6.3.6 Es_2~3-3第78-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骅坳陷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
下一篇:层内生成CO2调驱决策及效果预测评价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