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G大学MBA项目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工具 | 第15-23页 |
2.1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1 MBA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1.2 高校营销理论 | 第16页 |
2.1.3 大客户营销理论 | 第16-18页 |
2.1.4 STP战略分析 | 第18-19页 |
2.1.5 精细化营销理论 | 第19页 |
2.1.6 4P、4C、4R营销理论 | 第19-20页 |
2.2 相关研究工具 | 第20-22页 |
2.2.1 PEST分析法 | 第20-21页 |
2.2.2 大客户识别与评价法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G大学MBA项目的营销环境分析 | 第23-35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第23-26页 |
3.1.1 政策环境分析(P) | 第23-24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E) | 第24-25页 |
3.1.3 社会环境分析(S) | 第25-26页 |
3.1.4 科学环境分析(T) | 第26页 |
3.2 竞争环境分析 | 第26-31页 |
3.2.1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第26-27页 |
3.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27-29页 |
3.2.3 替代品分析 | 第29-31页 |
3.3 G大学MBA项目资源分析 | 第31-33页 |
3.3.1 人力资源分析 | 第31-32页 |
3.3.2 硬件设施与装备资源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源分析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分析 | 第35-45页 |
4.1 现有MBA项目的大客户分析 | 第35-36页 |
4.2 潜在大客户信息收集 | 第36-37页 |
4.3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识别与价值判断 | 第37-45页 |
4.3.1 G大学MBA项目的四类大客户 | 第37-38页 |
4.3.2 大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与价值判断 | 第38-42页 |
4.3.3 大客户价值评判的多案例解析 | 第42-45页 |
5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营销策略研究的目标、原则及措施 | 第45-61页 |
5.1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营销战略规划 | 第45-47页 |
5.1.1 G大学MBA项目营销战略目标 | 第45页 |
5.1.2 G大学MBA项目营销战略规划 | 第45-47页 |
5.2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营销策略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5.2.1 依托G大学现有的优势 | 第47页 |
5.2.2 以“双赢”为指导原则 | 第47-48页 |
5.3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营销实施策略 | 第48-55页 |
5.3.1 按照大客户分类标准,确定营销的优先顺序 | 第48-49页 |
5.3.2 设立大客户经理 | 第49页 |
5.3.3 多次跟进建立合作 | 第49-50页 |
5.3.4 通过各渠道增加客户信任度,建立初次面谈 | 第50-51页 |
5.3.5 邀请大客户主要负责人体验MBA项目,推进口碑营销 | 第51页 |
5.3.6 标准化中的定制化培养方案与特色课程设置 | 第51-53页 |
5.3.7 优化中期考核机制 | 第53-54页 |
5.3.8 增加校企合作 | 第54-55页 |
5.4 大客户开发与管理的阶段分析与注意事项 | 第55-57页 |
5.4.1 大客户开发与管理的孕育阶段 | 第55页 |
5.4.2 大客户开发与管理的初期阶段 | 第55页 |
5.4.3 大客户开发与管理的中期阶段 | 第55-56页 |
5.4.4 大客户开发与管理的高级阶段 | 第56页 |
5.4.5 大客户关系的减弱乃至中断阶段 | 第56-57页 |
5.5 G大学MBA项目大客户营销策略流程化建设 | 第57-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G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第61-69页 |
6.1 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客户经理薪酬绩效体系 | 第61页 |
6.2 构建严密有序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61页 |
6.3 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和管理服务团队 | 第61-63页 |
6.3.1 加大教学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 | 第61-62页 |
6.3.2 提升中心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素养 | 第62-63页 |
6.4 推动教学实践化改革 | 第63-64页 |
6.4.1 鼓励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 | 第63页 |
6.4.2 加强教学管理 | 第63-64页 |
6.5 改善硬件设施 | 第64-65页 |
6.5.1 优化办公环境 | 第64页 |
6.5.2 更新教室设备 | 第64-65页 |
6.6 积极参与MBA项目国际、国内认证 | 第65-66页 |
6.6.1 AMBA国际认证 | 第65-66页 |
6.6.2 中国高质量 MBA 教育认证(CAMEA) | 第66页 |
6.7 实施战略合作,提升品牌内涵 | 第66-67页 |
6.7.1 整合学校资源 | 第66-67页 |
6.7.2 加强国际交流 | 第67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