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营改增”对经济整体情况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2.2 “营改增”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税负的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1.2.3 “营改增”对价格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增值税改革试点地区改革经验研究 | 第17页 |
1.2.5 推进房地产业“营改增”难点研究 | 第17-18页 |
1.2.6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5.1 可能的创新 | 第22-23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第2章 税收原则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1 税收原则 | 第24-26页 |
2.1.1 税收公平原则 | 第24页 |
2.1.2 税收效率原则 | 第24-25页 |
2.1.3 税收财政原则 | 第25-2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2.1 税收负担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最优税收理论 | 第27页 |
2.2.3 税收福利效应理论 | 第27-30页 |
第3章 “营改增”与房地产业营业税与增值税税收基本情况 | 第30-36页 |
3.1 我国“营改增”相关情况 | 第30-32页 |
3.1.1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关系 | 第30页 |
3.1.2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3.2 我国房地产业原营业税制度相关情况 | 第32-36页 |
3.2.1 房地产业的相关定义界定 | 第32页 |
3.2.2 我国房地产业原营业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第4章 房地产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分析 | 第36-54页 |
4.1 “营改增”影响房地产业名义税负变化 | 第36-38页 |
4.1.1 税负变化的双重效应 | 第36-37页 |
4.1.2 房地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分析 | 第37-38页 |
4.2 房地产业“营改增”的税负转嫁效应 | 第38-44页 |
4.2.1 增值税税负转嫁的局部均衡分析 | 第39-40页 |
4.2.2 房地产业增值税税负前转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4.2.3 房地产业增值税税负后转效应分析 | 第42-44页 |
4.3 房地产业“营改增”税负效应测算 | 第44-54页 |
4.3.1 微观财务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4.3.2 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微观财务测算 | 第46-54页 |
第5章 房地产业“营改增”价格效应与福利效应分析 | 第54-66页 |
5.1 房地产业“营改增”价格效应分析 | 第54-60页 |
5.1.1 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价格效应 | 第54页 |
5.1.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价格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5.1.3 房地产业“营改增”价格效应测算 | 第56-60页 |
5.2 房地产业“营改增”福利效应分析 | 第60-66页 |
5.2.1 税收的福利效应模型 | 第60-63页 |
5.2.2 房地产业“营改增”福利效应测算 | 第63-66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6-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6.2.1 完善房地产企业地价成本进项抵扣的税务程序 | 第67页 |
6.2.2 房地产业增值税选择11%税率较为合适 | 第67-68页 |
6.2.3 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能力 | 第68页 |
6.2.4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构建新地方税体系 | 第68-6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