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珺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S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李睿珺电影概述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李睿珺其人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李睿珺作品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李睿珺电影的现实主义叙事特征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日常化:求真写实的叙事方式 | 第22-26页 |
一、传统的线性叙事 | 第22-24页 |
二、地域文化色彩塑造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纪实性:诗化处理的叙事留白 | 第26-30页 |
一、故园情怀的真实呈现 | 第27-28页 |
二、长镜头的现实主义美学表达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开放性:淡化情节的叙事方式 | 第30-36页 |
一、叙事理念的自然呈现 | 第30-32页 |
二、符号化的精神寄托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李睿珺电影的现实主义空间表现 | 第36-45页 |
第一节 交际空间:封闭局促的社交环境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游离空间:失落的乡土文化 | 第38-41页 |
第三节 象征空间:诗意的现实主义 | 第41-45页 |
第四章 李睿珺电影的现实主义审美表达 | 第45-58页 |
第一节 主题思蕴:来处与归处的哲学命题 | 第45-50页 |
一、跟踪现实的流动性 | 第45-47页 |
二、贯穿始终的家园意识 | 第47-50页 |
第二节 现实反思:现实题材与人文关怀 | 第50-53页 |
一、写实与超现实的融合 | 第50-51页 |
二、家庭伦理观念的反思 | 第51-53页 |
第三节 乡土情结:本土文化的个人坚守 | 第53-58页 |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忧思 | 第53-55页 |
二、商业大潮中的艺术坚守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