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沥青混合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评价体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碳排放量分析第11-16页
        1.2.2 低碳道路评价研究第16-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全生命周期计量清单第20-34页
    2.1 沥青混合料生命周期划分第20-21页
    2.2 碳排放源分析第21-31页
        2.2.1 材料生产阶段第21-26页
        2.2.2 施工建造阶段第26-27页
        2.2.3 养护维修阶段第27-30页
        2.2.4 拆除回收阶段第30-31页
    2.3 碳排放计量清单建立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第34-54页
    3.1 沥青混合料碳排放计算方法第34-35页
    3.2 沥青混合料碳排放计算模型第35-51页
        3.2.1 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第35-41页
        3.2.2 施工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第41-43页
        3.2.3 养护维修阶段碳排放计算第43-50页
        3.2.4 拆除回收阶段碳排放计算第50-51页
    3.3 碳排放关键环节确定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低碳道路分级和碳排放测算系统第54-72页
    4.1 分级标准确立第54-61页
        4.1.1 低碳道路评估指标第54-55页
        4.1.2 指标权重确定第55-58页
        4.1.3 打分细则第58-60页
        4.1.4 实例分析第60-61页
    4.2 沥青路面碳排放量测算系统CEAS第61-68页
        4.2.1 BP神经网络第61-65页
        4.2.2 碳排放量测算系统CEAS开发第65-68页
    4.3 BP神经网络的适用性第68-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控制研究
下一篇:衡邵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