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概述第10页
    1.2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国内外发展历程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3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5页
    1.3 波形钢腹板PC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第15-16页
        1.3.1 波形钢腹板PC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第15页
        1.3.2 波形钢腹板PC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国内外发展历程第16-18页
        1.4.1 国外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6-17页
        1.4.2 国内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7-18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的结构体系和受力体系第20-26页
    2.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箱梁结构体系第20-22页
        2.1.1 整体构造第20-21页
        2.1.2 纵向里面布置第21页
        2.1.3 剪力连接件形式第21-22页
    2.2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受力特性第22-25页
        2.2.1 抗弯性能研究第22-23页
        2.2.2 抗剪及屈曲性能研究第23-24页
        2.2.3 扭转与畸变性能研究第24页
        2.2.4 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第24-25页
    2.3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构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桥梁模型仿真分析第26-46页
    3.1 正装计算方法第26-27页
        3.1.1 正装计算法的原理第26页
        3.1.2 正装计算法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3.2 倒装计算法第27页
        3.2.1 倒装计算法的原理第27页
        3.2.2 倒装计算法存在的问题第27页
    3.3 无应力状态法第27-28页
    3.4 施工监控结构计算方法比选第28-29页
    3.5 工程概况第29-31页
        3.5.1 主要尺寸结构第30-31页
        3.5.2 设计标准第31页
    3.6 施工控制模型的建立第31-39页
        3.6.1 基础资料和试验数据的收集第31-32页
        3.6.2 主梁仿真计算与分析第32-33页
        3.6.3 模型主要计算参数第33-34页
        3.6.4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4-37页
        3.6.5 施工阶段计算工况第37-39页
    3.7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9-43页
        3.7.1 施工过程应力分析第39-41页
        3.7.2 最大悬臂端应力分析第41-43页
        3.7.3 施工过程位移分析第43页
    3.8 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控第46-72页
    4.1 施工控制的具体实施第46-56页
        4.1.1 监控总体思路第46-47页
        4.1.2 监控工作安排与作业流程第47-48页
        4.1.3 位移挠度与线形控制第48-52页
        4.1.4 主梁应力监测与控制第52-54页
        4.1.5 温度监测第54-55页
        4.1.6 主梁结构稳定控制第55页
        4.1.7 主梁结构安全控制第55-56页
    4.2 施工监控结果及分析第56-67页
        4.2.1 线形监控结果分析第56-61页
        4.2.2 主梁应力监测结果分析第61-65页
        4.2.3 悬臂施工期间主梁梯度温差监测结果分析第65-67页
    4.3 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梁段的挠度进行预测第67-70页
        4.3.1 灰色系统理论在桥梁监控工作中的运用可行性第67页
        4.3.2 使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根据实测挠度对挠度进行预测第67-70页
    4.4 小结第70-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型模糊集合的停车行为分析
下一篇:沥青混合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