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鸢尾属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旱性研究

摘要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45页
    1 鸢尾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11-20页
        1.1 鸢尾属植物概况第11-12页
        1.2 鸢尾属植物分类及种质资源分布第12-13页
        1.3 鸢尾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3-14页
        1.4 鸢尾属植物抗逆性研究第14-16页
        1.5 鸢尾属植物切花研究第16-17页
        1.6 鸢尾属植物繁育技术研究第17-18页
        1.7 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研究第18-20页
    2 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第20-24页
        2.1 植物种质资源概述第20页
        2.2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4页
    3 植物的干旱适应机制研究进展第24-32页
        3.1 干旱胁迫下植物形态结构变化第25页
        3.2 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变化第25-31页
        3.3 干旱胁迫下植物信号的感知及转导第31-32页
        3.4 植物抗旱能力综合评价第32页
    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32-36页
        4.1 研究意义第32-33页
        4.2 研究主要内容第33-35页
        4.3 研究技术路线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5页
第二章 鸢尾属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第45-73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5-48页
        1.1 试验材料第45-46页
        1.2 试验方法第46页
        1.3 数据分析第46-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69页
        2.1 鸢尾属植物表型多样性分析第48-62页
        2.2 鸢尾属植物气孔特性分析第62-66页
        2.3 鸢尾属植物花粉微形态研究第66-69页
    3 讨论第69-72页
        3.1 鸢尾属植物表型多样性探讨第69-70页
        3.2 鸢尾属植物气孔特性探讨第70-71页
        3.3 鸢尾属植物花粉微形态探讨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三章 鸢尾属植物种间光合特性比较研究第73-81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1.1 试验材料第73页
        1.2 试验方法第73-74页
        1.3 数据处理第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2.1 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日变化第74页
        2.2 鸢尾属部分植物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第74-76页
        2.3 鸢尾属部分植物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第76-77页
    3 讨论第77-80页
        3.1 鸢尾属部分植物光合参数日变化的探讨第77-78页
        3.2 鸢尾属部分植物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探讨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第四章 不同鸢尾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1-94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1-83页
        1.1 试验材料第81页
        1.2 试验方法第81-82页
        1.3 数据处理第82-8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3-90页
        2.1 德国鸢尾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3-84页
        2.2 野鸢尾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4页
        2.3 蓝蝴蝶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4-85页
        2.4 黄菖蒲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5-86页
        2.5 喜盐鸢尾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6-89页
        2.6 鸢尾核型对称性分析第89-90页
    3 讨论第90-93页
        3.1 鸢尾核型多样性探讨第90-91页
        3.2 鸢尾核型参数差异探讨第91-92页
        3.3 鸢尾的进化位置探讨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第五章 基于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鸢尾不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第94-105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94-96页
        1.1 试验材料第94-95页
        1.2 试验地概况第95页
        1.3 试验设计第95页
        1.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95页
        1.5 数据处理第95-9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6-101页
        2.1 干旱胁迫对鸢尾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96页
        2.2 隶属函数分析第96页
        2.3 相关性分析第96页
        2.4 主成分分析第96-99页
        2.5 抗旱性综合评价第99页
        2.6 逐步回归分析第99-101页
        2.7 聚类分析第101页
    3 讨论第101-103页
        3.1 鸢尾不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探讨第101-102页
        3.2 鸢尾品种逐步回归分析的探讨第102页
        3.3 鸢尾品种聚类分析的探讨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六章 部分鸢尾属植物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05-120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05-108页
        1.1 试验材料第105页
        1.2 试验方法第105-108页
        1.3 数据处理第10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8-117页
        2.1 ISSR扩增多态性分析第108-109页
        2.2 SRAP扩增多态性分析第109-110页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10-111页
        2.4 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第111-117页
    3 讨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6页
    1 结论与创新点第120-125页
        1.1 鸢尾属植物表型多样性分析第120页
        1.2 鸢尾属植物气孔特性分析第120-121页
        1.3 鸢尾属植物花粉微形态研究第121页
        1.4 鸢尾属植物种间光合特性比较研究第121-122页
        1.5 不同鸢尾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第122-123页
        1.6 鸢尾不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第123页
        1.7 鸢尾属植物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23-124页
        1.8 创新点第124-125页
    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第125-126页
ABSTRACT第126-129页
致谢第130-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论文发表情况第131-132页
图版第132-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下一篇:先行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