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13-22页 |
(一)农民工的基本概念与群体特征 | 第13-14页 |
1、农民工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2、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 第13-14页 |
(二)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起步和缓慢发展阶段(1978-2005年) | 第15页 |
2、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逐渐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 第15-16页 |
(三)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22页 |
1、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低 | 第16-17页 |
2、工伤认定难以确认劳动关系 | 第17-18页 |
3、农民工工伤鉴定程序繁琐 | 第18-19页 |
4、农民工工伤待遇落实困难 | 第19-20页 |
5、农民工工伤预防与康复机制不健全 | 第20-22页 |
二、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2-27页 |
(一)立法层面: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2-23页 |
1、专门性法规少且效力层级低 | 第22页 |
2、工伤预防与基金先付立法缺乏操作性 | 第22-23页 |
3、工伤保险立法对农民工适用性差 | 第23页 |
(二)政府层面:劳动监察与工伤保险责任缺位 | 第23-24页 |
1、劳动监察部门对工伤保险监督不力 | 第23-24页 |
2、劳动监察部门对企业逃保漏保的处罚力度小 | 第24页 |
(三)企业层面:用工不规范与规避社保义务 | 第24-25页 |
1、行业违规行为下的企业用工不规范 | 第24-25页 |
2、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而规避社保义务 | 第25页 |
(四)个人层面:农民工工伤保险意识淡薄 | 第25-27页 |
1、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 第25页 |
2、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的意识淡薄 | 第25-27页 |
三、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应坚持的原则 | 第27-28页 |
(一)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页 |
1、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要求 | 第27页 |
2、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频发的现实要求 | 第27页 |
(二)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 第27-28页 |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27页 |
2、坚持权责清晰原则 | 第27-28页 |
3、坚持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 第28页 |
四、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对策 | 第28-34页 |
(一)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法律规范 | 第28-30页 |
1、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并逐步实现全国统筹 | 第28-29页 |
2、出台农民工工伤保险专项法律法规或完善相关条款 | 第29页 |
3、简化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鉴定程序 | 第29-30页 |
4、制定工伤预防与基金先付实施细则 | 第30页 |
(二)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劳动监察 | 第30-32页 |
1、强化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逃保漏保行为的处罚 | 第30-31页 |
2、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监察力度 | 第31-32页 |
(三)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知识培训与普及 | 第32-33页 |
1、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知识培训 | 第32页 |
2、开展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 | 第32-33页 |
(四)引入媒体与其他社会力量 | 第33-34页 |
1、强化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33页 |
2、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