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目录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 ·生物膜与膜蛋白 | 第15-17页 |
| ·什么是膜蛋白? | 第15-16页 |
| ·膜蛋白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 ·膜蛋白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水通道蛋白 | 第17-22页 |
|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 | 第17-18页 |
| ·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Z(Aquaporin Z,AqpZ) | 第18-21页 |
| ·水通道蛋白研究的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 ·膜蛋白高效表达策略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 ·宿主细胞的改造 | 第22-23页 |
| ·融合表达实现膜蛋白高效表达 | 第23-25页 |
| ·无细胞体系表达膜蛋白 | 第25-29页 |
|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拟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 ·质粒与菌株 | 第31页 |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 ·分子生物学相关操作 | 第32-33页 |
|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32页 |
| ·凝胶回收纯化DNA | 第32页 |
|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32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32-33页 |
| ·大肠杆菌无细胞反应体系 | 第33页 |
| ·SDS-PAGE | 第33页 |
| ·Western-blotting | 第33-34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融合表达提高水通道蛋白Z表达水平 | 第35-49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6页 |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36页 |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第36页 |
| ·AqpZ基因的获得 | 第36-37页 |
| ·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页 |
| ·AqpZ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37-39页 |
| ·包涵体的提取 | 第39页 |
| ·细胞膜的分离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以及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0页 |
| ·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 ·在大肠杆菌体系表达融合蛋白 | 第42-43页 |
| ·融合蛋白表达水平与菌体生长情况呈正相关 | 第43-44页 |
| ·温度对MBP-AqpZ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诱导时间对MBP-AqpZ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 ·IPTG浓度对MBP-AqpZ表达的影响 | 第46页 |
| ·诱导后培养时间对MBP-AqpZ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无细胞体系高效表达水通道蛋白Z | 第49-6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49-50页 |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50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50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 ·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表达AqpZ | 第51页 |
| ·无细胞体系添加脂质体功能性表达水通道蛋白 | 第51-52页 |
| ·去污剂重悬无细胞体系表达的膜蛋白沉淀 | 第52页 |
| ·制备大小均一的单层脂质体(LUV) | 第52-53页 |
| ·SDS-PAGE和Western-blot | 第53页 |
| ·预测mRNA二级结构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3-55页 |
| ·无细胞体系表达AqpZ或其融合蛋白 | 第55页 |
| ·翻译起始区mRNA二级结构与AqpZ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关系 | 第55-56页 |
| ·无细胞体系表达AqpZ的条件优化 | 第56-57页 |
| ·去污剂重悬制备可溶性AqpZ | 第57-59页 |
| ·直接在无细胞体系添加去污剂表达可溶性AqpZ | 第59-60页 |
| ·去污剂浓度对无细胞体系表达AqpZ可溶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无细胞体系加脂质体功能性表达AqpZ | 第62-64页 |
| ·无细胞体系制备可溶性AqpZ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无细胞体系高效表达AqpZ新策略I-双顺反子策略 | 第67-75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0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68页 |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68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68页 |
| ·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8-69页 |
| ·用双顺反子质粒在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表达AqpZ | 第69页 |
| ·用双顺反子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AqpZ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 ·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0-71页 |
| ·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表达pAS、pAT1、pAT2、pAT3 | 第71页 |
| ·大肠杆菌表达pAS、pAT1、pAT2、pAT3 | 第71-73页 |
| ·双顺反子质粒体内、体外表达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六章 无细胞体系高效表达AqpZ新策略Ⅱ-信号肽策略 | 第75-82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75页 |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75-76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76页 |
| ·信号肽的选择 | 第76页 |
| ·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6页 |
| ·无细胞体系表达含信号肽的水通道蛋白Z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 ·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7-78页 |
| ·信号肽提高AqpZ在无细胞体系的表达水平 | 第78-79页 |
| ·去污剂激活信号肽酶以原位切除信号肽序列 | 第79-80页 |
| ·脂质体激活信号肽酶以原位切除信号肽序列 | 第80-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6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课题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 作者简历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