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船功率匹配液压系统及其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打桩船节能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20页 |
1.2.1 液压技术在打桩船中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打桩船发展现状及调研分析 | 第12-19页 |
1.2.3 国外打桩船研究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植桩工艺特性及动力系统的配置分析 | 第22-33页 |
2.1 打桩船植桩工况分析 | 第22-23页 |
2.2 打桩船植桩周期内时序负载特性的拟定 | 第23-31页 |
2.2.1 液压绞车及变幅油缸技术参数 | 第23页 |
2.2.2 植桩周期内各工况时序负载特性分析 | 第23-31页 |
2.3 打桩船动力系统的合理配置 | 第31-32页 |
2.3.1 柴油机与液压泵组配置形式的拟定 | 第31页 |
2.3.2 柴油机数量及其额定功率的拟定 | 第31页 |
2.3.3 液压泵组的数量及其功率匹配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打桩船功率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33-56页 |
3.1 打桩船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及设计 | 第33-38页 |
3.1.1 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 | 第33-34页 |
3.1.2 绞车液压回路设计 | 第34-36页 |
3.1.3 桩架变幅液压缸回路设计 | 第36-38页 |
3.2 柴油机及液压泵的特性分析 | 第38-44页 |
3.2.1 柴油机的特性分析 | 第38-41页 |
3.2.2 液压泵的特性分析 | 第41-44页 |
3.3 打桩船功率匹配方式研究 | 第44-46页 |
3.3.1 柴油机工作数目的匹配 | 第44-45页 |
3.3.2 柴油机与外负载的匹配 | 第45-46页 |
3.3.3 柴油机与液压泵的匹配 | 第46页 |
3.4 功率匹配总体方案研究 | 第46-55页 |
3.4.1 柴油机启动自动控制方案 | 第47-51页 |
3.4.2 柴油机分工况控制方案 | 第51-53页 |
3.4.3 变量泵恒功率控制方案 | 第53-54页 |
3.4.4 功率匹配系统实施方案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打桩船功率匹配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65页 |
4.1 柴油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4.2 变量泵数学模型 | 第57-62页 |
4.2.1 控制油缸的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4.2.2 电磁比例换向阀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4.2.3 液压泵输出流量的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4.3 油门执行器数学模型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基于MATLAB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第65-87页 |
5.1 模糊控制及其应用 | 第65-67页 |
5.1.1 模糊控制理论简介 | 第65-66页 |
5.1.2 模糊控制在液压技术中的应用 | 第66-67页 |
5.2 柴油机油门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第67-73页 |
5.2.1 油门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67-72页 |
5.2.2 柴油机油门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 第72-73页 |
5.3 液压泵排量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第73-84页 |
5.3.1 PID控制简述 | 第74页 |
5.3.2 液压泵排量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74-81页 |
5.3.3 液压泵排量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 第81-84页 |
5.4 系统仿真及节能分析 | 第84-86页 |
5.4.1 系统仿真分析 | 第84-85页 |
5.4.2 功率匹配系统节能分析 | 第85-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7-89页 |
6.1 总结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