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性保持研究--以婺源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走向消费主义的乡村旅游第10页
        1.1.2 乡村性的的削弱第10-11页
        1.1.3 国际旅游组织对乡村性的坚持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2-14页
        1.3.1 技术路线设计第12-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4-21页
    2.1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2.1.1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第14-15页
        2.1.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及特征认知研究第15-16页
        2.1.3 关于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研究第16-17页
        2.1.4 关于乡村城市化的研究第17-18页
    2.2 文献述评第18页
    2.3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3.1 真实性:乡村性是一种真实第18-19页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页
        2.3.3 旅游体验理论第19-20页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0-21页
3 研究设计第21-26页
    3.1 研究对象第21页
    3.2 质性研究方法第21-22页
        3.2.1 研究资料的收集第22页
        3.2.2 研究方法第22页
    3.3 定量研究第22-26页
        3.3.1 问卷的设计第22-24页
        3.3.2 问卷发放与收集第24页
        3.3.3 数据分析方法第24-26页
4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性思考第26-36页
    4.1 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的水平性改变第26-27页
    4.2 脱离土地:乡村文化的逐渐丧失第27-28页
    4.3 由土地及农作物的思考第28页
    4.4 人口外流:乡村社会心理的缺失第28-29页
    4.5 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乡村性第29-30页
    4.6 乡村性内涵的4个方面第30-32页
    4.7 乡村性的变迁:对过度商业化的抑制第32-36页
        4.7.1 乡村性保持的相关利益者分析第32-34页
        4.7.2 乡村性保持利益相关主体协调分析第34页
        4.7.3 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乡村性与商业化的博弈第34-36页
5 基于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乡村性的分析第36-42页
    5.1 开放性编码第36-40页
    5.2 主轴编码第40-41页
    5.3 发现核心范畴,描述乡村性内涵第41-42页
6 乡村旅游乡村性保持实证研究第42-53页
    6.1 案例地概况第42-43页
        6.1.1 婺源古村落基本概况第42-43页
        6.1.2 婺源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第43页
    6.2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第43-48页
        6.2.1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43页
        6.2.2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43-45页
        6.2.3 乡村性保持指标权重汇总表第45-46页
        6.2.4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值得分第46-47页
        6.2.5 确定一级指标层评价得分第47-48页
        6.2.6 确定总目标评价得分第48页
    6.3 结果分析第48-51页
        6.3.1 婺源乡村性保持总体得分分析第48-49页
        6.3.2 “乡村景观”乡村性保持分析第49页
        6.3.3 “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性保持分析第49-50页
        6.3.4 “乡村聚落形态”乡村性保持分析第50页
        6.3.5 “乡村生活”乡村性保持分析第50-51页
    6.4 基于乡村性保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第51-53页
        6.4.1 乡村居民要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心第51页
        6.4.2 充分挖掘乡村性文化内涵第51-52页
        6.4.3 政府应该在乡村性的保持工作中发挥导向作用第52-53页
7 结论与不足第53-55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53-54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54-55页
附录第55-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色旅游体验的维度细分及触发因素研究
下一篇:旅游体验中异地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