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选题与意义 | 第8-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9-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2 文献评述 | 第13-19页 |
2.1 红色旅游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2 红色旅游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3 旅游体验维度及结果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9-30页 |
3.1 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 第19页 |
3.2 案例地的选择 | 第19-20页 |
3.3 资料收集 | 第20-23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3.5 研究效度 | 第24页 |
3.6 分析过程 | 第24-30页 |
3.6.1 开放性编码:形成概念和范畴 | 第24-27页 |
3.6.2 主轴编码 | 第27-28页 |
3.6.3 选择式编码 | 第28-30页 |
4 红色旅游体验的维度 | 第30-42页 |
4.1 认知体验 | 第31-36页 |
4.1.1 历史认知 | 第32-33页 |
4.1.2 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了解 | 第33页 |
4.1.3 对集体意志和人性的认知 | 第33-34页 |
4.1.4 历史想象 | 第34-35页 |
4.1.5 对本体幸福的感知 | 第35页 |
4.1.6 身份认同 | 第35-36页 |
4.1.7 历史感悟和自我反思 | 第36页 |
4.2 情感体验 | 第36-39页 |
4.3 意志体验 | 第39-40页 |
4.4 知情意的综合体验 | 第40-41页 |
4.5 游后体验——离场之后,红色旅游给旅游者留下了什么? | 第41-42页 |
5 红色旅游体验的触发因素 | 第42-51页 |
5.1 旅游体验的触发点——红色触点的识别 | 第42-51页 |
5.1.1 红色旅游场中的仪式 | 第44-47页 |
5.1.2 现代技术的运用 | 第47页 |
5.1.3 旅游表演 | 第47-48页 |
5.1.4 实地讲解 | 第48-49页 |
5.1.5 旅游交往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1-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2-5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