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重庆市小学3—6年级留守儿童自尊水平与焦虑感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以西永两所小学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留守儿童的概念第9页
    1.2 自尊的概念第9-11页
    1.3 焦虑感的概念第11页
    1.4 孤独感的概念第11-12页
    1.5 留守儿童的自尊研究第12-14页
    1.6 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第14-16页
    1.7 留守儿童焦虑感的研究第16-18页
    1.8 自尊与焦虑感和孤独感的相关性研究第18-19页
    1.9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第19-21页
        1.9.1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第19页
        1.9.2 性格孤僻,沟通不畅第19页
        1.9.3 情绪波动较大第19-21页
2.问题的提出第21-25页
    2.1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21页
    2.2 研究目的第21-22页
    2.3 研究意义第22-25页
3.研究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焦虑和孤独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第25-33页
    3.1 研究假设第25页
    3.2 被试第25页
    3.3 研究工具第25-27页
        3.3.1 自尊量表(SES)第25-26页
        3.3.2 焦虑感自评量表(SAS)第26-27页
        3.3.3 儿童孤独感量表(CLA)第27页
    3.4 研究程序第27-28页
    3.5 统计方法第28页
    3.6 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3.7 讨论第29-33页
        3.7.1 3—6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的差异分析第29-30页
        3.7.2 3—6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的差异分析第30页
        3.7.3 3—6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水平的差异分析第30-33页
4.研究二留守儿童自尊水平、孤独感与焦虑感水平的关系第33-39页
    4.1 研究假设第33页
    4.2 被试第33页
    4.3 研究工具第33页
    4.4 统计方法第33页
    4.5 研究结果第33-36页
    4.6 讨论第36-39页
5.讨论与建议第39-41页
6.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1-43页
    6.1 研究不足第41页
    6.2 研究展望第41-43页
7.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感知主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排斥共情的影响--来自事件相关电位与眼动的证据
下一篇:试论宝顶山大佛湾坛场性质--以《大方便佛报恩经》、《父母恩重经》经文、图像的比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