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 第15页 |
1.3.2 形状记忆材料训练方法研究 | 第15-16页 |
1.3.3 形状记忆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4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使用性能研究 | 第18-19页 |
1.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愈合机理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外援型自愈合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2 本征型自愈合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环氧树脂改性形状记忆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4-37页 |
2.1 试验原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2.2 环氧树脂改性形状记忆聚氨酯制备 | 第24-25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25-28页 |
2.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试验 | 第25页 |
2.3.2 动态热机械分析试验 | 第25-26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试验 | 第26页 |
2.3.4 环境扫描与元素分析试验 | 第26页 |
2.3.5 形状记忆效应试验 | 第26-27页 |
2.3.6 力学性能试验 | 第27-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4.1 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28-29页 |
2.4.2 动态热机械分析 | 第29-30页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2.4.4 断面形貌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31-32页 |
2.4.5 形状记忆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2.4.6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二氧化钛增强形状记忆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7-53页 |
3.1 试验原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3.2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形状记忆聚氨酯制备 | 第37-38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38-40页 |
3.3.1 场发射扫描与元素分析试验 | 第38页 |
3.3.2 广角X射线衍射试验 | 第38-39页 |
3.3.3 小角X射线散射试验 | 第39页 |
3.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试验 | 第39页 |
3.3.5 水滴接触角试验 | 第39-40页 |
3.3.6 其它测试 | 第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3.4.1 形状记忆温度分析 | 第40-41页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页 |
3.4.3 WAXD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4.4 微观结构界面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3.4.5 微观形貌分析与元素变化 | 第45-46页 |
3.4.6 形状记忆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3.4.7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3.4.8 UV-VisDSR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4.9 润湿性能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二氧化钛增强形状记忆聚氨酯填缝料训练方法研究 | 第53-63页 |
4.1 试件制备与试验 | 第53页 |
4.2 测试与表征 | 第53-55页 |
4.2.1 两阶段单轴训练方法及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第53-55页 |
4.2.2 其它测试 | 第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4.3.1 填缝料形状记忆性能评价 | 第55-56页 |
4.3.2 微观形貌与元素含量变化表征 | 第56-58页 |
4.3.3 训练对填缝料相结构影响 | 第58页 |
4.3.4 填缝料形状记忆效应研究 | 第58-60页 |
4.3.5 填缝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二氧化钛增强形状记忆聚氨酯填缝料自愈合性能研究 | 第63-76页 |
5.1 试验部分 | 第63页 |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63页 |
5.1.2 形状记忆TiO2/SMPU填缝料制备 | 第63页 |
5.2 填缝料两步骤自愈合机理 | 第63-64页 |
5.3 测试与表征 | 第64-65页 |
5.3.1 三点弯曲试验 | 第64-65页 |
5.3.2 自愈合循环试验 | 第65页 |
5.3.3 其它测试 | 第65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5.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65-66页 |
5.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5.4.3 填缝料形状记忆性能评价 | 第67-68页 |
5.4.4 填缝料力学性能分析 | 第68-71页 |
5.4.5 自愈合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5.4.6 自愈合方法的重复性研究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形状记忆聚氨酯基复合填缝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76-92页 |
6.1 试验部分 | 第76-79页 |
6.1.1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 | 第76页 |
6.1.2 耐水性能试验 | 第76-77页 |
6.1.3 耐油性能试验 | 第77-78页 |
6.1.4 抗剪性能试验 | 第78-79页 |
6.1.5 其它测试 | 第79页 |
6.2 填缝料抗老化性能研究 | 第79-83页 |
6.2.1 老化对填缝料表观及形状记忆性能影响 | 第79-81页 |
6.2.2 老化对填缝料抗拉性能影响 | 第81-82页 |
6.2.3 老化对填缝料抗压性能影响 | 第82页 |
6.2.4 老化对填缝料抗剪性能影响 | 第82-83页 |
6.3 填缝料耐水性能研究 | 第83-86页 |
6.3.1 浸水对填缝料表观及吸水率影响 | 第83-84页 |
6.3.2 浸水对填缝料抗拉性能影响 | 第84-85页 |
6.3.3 浸水对填缝料抗压性能影响 | 第85页 |
6.3.4 浸水对填缝料抗剪性能影响 | 第85-86页 |
6.4 填缝料耐油性能研究 | 第86-90页 |
6.4.1 机油、柴油对填缝料表观及吸油率影响 | 第86-87页 |
6.4.2 机油、柴油对填缝料抗拉性能影响 | 第87-88页 |
6.4.3 机油、柴油对填缝料抗压性能影响 | 第88-89页 |
6.4.4 机油、柴油对填缝料抗剪性能影响 | 第89-9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2-9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92-93页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2-93页 |
7.1.2 创新点 | 第93页 |
7.2 展望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