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牦牛BVD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组分析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4-22页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概述第14-17页
        1.1.1 病原学第14-15页
        1.1.2 BVDV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第15-17页
    1.2 BVDV的国内外流行现状第17-18页
    1.3 BVDV的遗传与变异情况第18-20页
    1.4 小结第20-22页
第2章 牦牛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遗传进化分析第22-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2.1.1 临床样本第22-24页
        2.1.2 试验仪器第24页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24-25页
        2.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5页
        2.1.5 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第25-26页
        2.1.6 PCR扩增与测序第26-27页
        2.1.7 进化关系分析第27-28页
    2.2 结果第28-37页
        2.2.1 2015~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地区牦牛BVDV分子流行学调查第28-30页
        2.2.2 根据BVDV5'-UTR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第30-32页
        2.2.3 根据BVDV Npro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第32-33页
        2.2.4 根据BVDVE2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第33-37页
    2.3 讨论第37-39页
    2.4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组研究第40-59页
    3.1 材料第41-43页
        3.1.1 病料采集背景第41页
        3.1.2 细胞与毒株第41-42页
        3.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42-43页
        3.1.4 试验仪器第43页
    3.2 方法第43-49页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43-44页
        3.2.2 样本的处理第44页
        3.2.3 病毒的分离培养第44-45页
        3.2.4 病毒的噬斑纯化第45页
        3.2.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第45-46页
        3.2.6 病毒毒价测定第46页
        3.2.7 病毒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第46-47页
        3.2.8 RT-PCR扩增第47页
        3.2.9 RT-PCR产物克隆与测序第47-49页
        3.2.10 序列的拼接和分析第49页
    3.3 结果第49-56页
        3.3.1 病毒的分离第49-50页
        3.3.2 病毒的噬斑纯化第50-51页
        3.3.3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第51-52页
        3.3.4 病毒毒价的测定第52页
        3.3.5 各片段的PCR扩增与纯化第52-53页
        3.3.6 序列拼接第53-54页
        3.3.7 SMU-Z6/1a/SC/2016和SMU-DJ2/1d/QH/2015基因型鉴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第54-56页
        3.3.8 NS2-3蛋白的序列分析第56页
    3.4 讨论第56-58页
    3.5 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支原体分离鉴定及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BVDV1型恒温隔绝式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