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期检测数据的沥青路面车辙状态评判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内外现行车辙评价指标与标准 | 第12-14页 |
1.2.2 车辙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车辙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 第19-30页 |
2.1 沥青路面车辙形貌特征 | 第19-21页 |
2.2 车辙检测数据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1 车辙检测方式 | 第21-22页 |
2.2.2 检测数据特点 | 第22-23页 |
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3-26页 |
2.3.1 基于行车质量的车辙指标选取 | 第24-25页 |
2.3.2 基于养护管理的车辙指标选取 | 第25-26页 |
2.4 车辙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29页 |
2.4.1 车辙形状类别参数提取 | 第26-28页 |
2.4.2 车辙指标的计算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长期检测数据的车辙横断面形状研究 | 第30-44页 |
3.1 LTPP数据库与研究路段选择 | 第30-32页 |
3.1.1 美国LTPP数据库 | 第30-31页 |
3.1.2 研究数据库选择 | 第31-32页 |
3.2 车辙相关数据提取与优化 | 第32-35页 |
3.2.1 数据的提取 | 第32页 |
3.2.2 数据来源优化 | 第32-33页 |
3.2.3 检测地点优化 | 第33-34页 |
3.2.4 检测宽度优化 | 第34-35页 |
3.3 车辙形状分类与描述 | 第35-41页 |
3.3.1 车辙形状类别分析 | 第35-38页 |
3.3.2 车辙指标分布分析 | 第38-41页 |
3.4 车辙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行车质量的车辙状态评价 | 第44-60页 |
4.1carsim软件简介 | 第44-45页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4.2.1 车辆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2.2 道路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4.2.3 车辆控制模型 | 第48页 |
4.3 不同车辙状况下的行驶质量分析 | 第48-58页 |
4.3.1 车辆行驶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 第48-49页 |
4.3.2 在干燥路面的车辙壁上行驶 | 第49-51页 |
4.3.3 在干燥路面跨越车辙行驶 | 第51-55页 |
4.3.4 单侧车轮在积水辙槽内行驶 | 第55-58页 |
4.4 总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基于长期检测数据的车辙状态演化分析 | 第60-88页 |
5.1 车辙长期演化规律分析 | 第60-79页 |
5.1.1 高温高载条件下的车辙演化规律分析 | 第61-65页 |
5.1.2 高温低载条件下的车辙演化规律分析 | 第65-70页 |
5.1.3 低温高载条件下的车辙演化规律分析 | 第70-75页 |
5.1.4 低温低载条件下的车辙演化规律分析 | 第75-79页 |
5.2 养护措施对车辙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79-87页 |
5.2.1 铣刨加铺养护措施的影响 | 第80-83页 |
5.2.2 稀浆封层养护措施的影响 | 第83-85页 |
5.2.3 路表铣刨养护措施的影响 | 第85-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