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句法论文

现代汉语一元动词带宾语现象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2-18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6页
        1. 从配价语法的角度探讨一元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第12页
        2.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探讨一元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第12-13页
        3. 从多个角度探讨一元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第13页
        4.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一元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第13-15页
        5. 小结第15-16页
    (二)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6-17页
    (三) 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第17-18页
二、题元理论与一元动词第18-32页
    (一) 题元理论第18-20页
        1. 题元关系第18页
        2. 题元角色第18-19页
        3. 题元角色与论元第19页
        4. 题元原则第19-20页
            (1) 题元原则第19-20页
            (2) 题元的阶层原则第20页
    (二) “题元”概念的引入第20-23页
        1. 一个共识第21页
        2. 题元理论与一元动词研究第21-23页
    (三) 一元动词第23-32页
        1. 非宾格假说第23-25页
        2. 非宾格动词第25-29页
            (1) 非宾格动词和作格动词的区别第26页
            (2) 非宾格动词的判别标准第26-29页
            (3) 典型非宾格动词第29页
        3. 非作格动词第29-32页
            (1) 非作格动词的分类第30-31页
            (2) 典型非作格动词第31-32页
三、非宾格动词带宾语现象分析第32-48页
    (一) 生成语法视野下的一元动词带宾语现象第32-40页
        1. 基于格理论的分析第32-35页
            (1) 徐杰的分析第32-34页
            (2) 韩景泉的分析第34-35页
        2. 基于轻动词理论的分析第35-39页
            (1) 轻动词第35-36页
            (2) 黄正德的轻动词句法理论第36-38页
            (3) 朱行帆的分析第38-39页
        3. 小结第39-40页
    (二) 本文的分析第40-48页
        1. 对存现句的分析第40-44页
            (1) 非宾格动词“来”带宾语第41-43页
            (2) 非宾格动词“沉”带宾语第43-44页
        2. 对领主属宾句的分析第44-48页
四、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分析第48-54页
    (一) 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第48-50页
        1. 刘探宙的分析第48-49页
        2. 小结第49-50页
    (二) 本文的假设第50-54页
        1. “飞上海”类带宾现象第50-51页
        2. 动词“飞”的特殊现象第51-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1: 关键名词术语英汉对照第59-60页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研究
下一篇:异构分布式混合关键级系统调度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