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MCM-41逐层负载ZrO2及杂多酸(盐)催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第12-16页
        1.1.1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简介第12-13页
        1.1.2 传统的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第13-14页
        1.1.3 新型的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16页
            1.1.3.1 三氟甲磺酸盐类催化剂第14页
            1.3.3.2 离子液体第14-15页
            1.3.3.3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第15页
            1.1.3.4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第15-16页
            1.1.3.5 杂多酸(盐)型催化剂第16页
    1.2 杂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6-25页
        1.2.1 杂多化合物的简介第16页
        1.2.2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第16-19页
            1.2.2.1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第16-18页
            1.2.2.2 杂多化合物的性质第18-19页
        1.2.3 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作用第19-23页
            1.2.3.1 杂多酸的催化作用第19-20页
            1.2.3.2 杂多酸盐的催化作用第20-21页
            1.2.3.3 负载型杂多酸(盐)的催化作用第21-23页
        1.2.4 杂多酸的表征第23-25页
            1.2.4.1 杂多酸的结构表征第23页
            1.2.4.2 杂多酸的酸性表征第23-24页
            1.2.4.3 负载型杂多酸(盐)的表征第24-25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第25-2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8-38页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28-29页
        2.1.1 实验药品第28页
        2.1.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 实验装置与试验方法第29-34页
        2.2.1 MCM-41型介孔分子筛合成装置图第29-31页
        2.2.2 杂多酸盐的制备第31-32页
        2.2.3 负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第32-33页
            2.2.3.1 直接负载到MCM-41上的负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第32-33页
            2.2.3.2 HPA/ZrO_2/M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第33页
        2.2.4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装置示意图第33-34页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4-35页
        2.3.1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实验第34页
        2.3.2 底物与酰化试剂的比例第34-35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35-36页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5页
        2.4.2 N_2等温吸附-脱附(BET)第35页
        2.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5页
        2.4.4 红外光谱(IR)第35-36页
        2.4.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36页
    2.5 反应结果测试与分析第36-38页
        2.5.1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内标法第36页
        2.5.2 气相色谱内标法相对摩尔校正因子(f_(i,s))的确定第36-37页
        2.5.3 气相色谱测定结果的计算第37-38页
第三章 PW/ZrO_2/M与SiW/ZrO_2/M催化性能对比研究第38-48页
    3.1 PW /ZrO_2/M与SiW/ZrO_2/M载体效应对比第38-45页
        3.1.1 样品的XRD分析第38-40页
        3.1.2 样品的N_2等温吸附-脱附分析第40-41页
        3.1.3 样品的IR分析第41-42页
        3.1.4 样品的DSC分析第42-43页
        3.1.5 样品的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第43-45页
    3.2 PW/ZrO_2/M与SiW/ZrO_2/M催化性能对比第45-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SiW/ZrO_2/M催化性能研究第48-62页
    4.1 制备条件对SiW/ZrO_2/M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8-58页
        4.1.1 样品的XRD分析第48-50页
        4.1.2 样品的N_2等温吸附-脱附分析第50页
        4.1.3 样品的IR分析第50-52页
        4.1.4 样品的DSC分析第52-54页
        4.1.5 样品的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第54-56页
        4.1.6 催化活性分析第56-58页
        4.1.7 结论第58页
    4.2 反应条件对SiW/ZrO_2/M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4.2.1 催化性能第58-59页
        4.2.2 结论第59-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Co_(0.5)PW与Cs_(2.5)PW催化性能对比研究第62-76页
    5.1 不同金属阳离子改性的(负载型)杂多酸盐的催化性能第62-69页
        5.1.1 催化活性第62-63页
        5.1.2 样品的XRD分析第63-65页
        5.1.3 样品的N_2等温吸附-脱附分析第65页
        5.1.4 样品的IR分析第65-66页
        5.1.5 样品的DSC分析第66-67页
        5.1.6 样品的NE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第67-68页
        5.1.7 结论第68-69页
    5.2 制备条件对Co_(0.5)PW/M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9-75页
        5.2.1 催化性能第69-70页
        5.2.2 XRD分析第70-71页
        5.2.3 N_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第71-72页
        5.2.4 IR分析第72页
        5.2.5 DSC分析第72-73页
        5.2.6 NH_3-TPD第73-74页
        5.2.7 结论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申请及论文发表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魔芋葡甘聚糖片段/卡拉胶共混机制及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化学联酶法脂肪酸甲酯环氧化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