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一个新型的海洋细菌来源的α-淀粉酶的鉴定、系统分类和C末端结构域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词表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 淀粉酶第8页
        1.1 淀粉酶的来源和发展历史第8页
        1.2 淀粉酶的分类第8页
    2 α-淀粉酶第8-10页
        2.1 α-淀粉酶的定义第8-9页
        2.2 α-淀粉酶的产生菌第9页
        2.3 α-淀粉酶的作用机理第9页
        2.4 α-淀粉酶的家族分类第9页
        2.5 α-淀粉酶的应用第9-10页
    3 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CBM)第10页
    4 淀粉结合结构域(SBD)第10-11页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α-淀粉酶AmyP的鉴定、系统分类和酶学性质研究第13-31页
    1 实验材料第13-14页
        1.1 菌株和质粒第13页
        1.2 酶和主要试剂第13页
        1.3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13-14页
        1.4 实验仪器第14页
    2 实验方法第14-19页
        2.1 电转化感受态BL21的制备方法第14-15页
        2.2 重组质粒的电转化第15页
        2.3 重组蛋白的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第15-16页
        2.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第16-17页
        2.5 AmyP酶学性质的测定第17-19页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页
    3 实验结果第19-30页
        3.1 序列比对第19-20页
        3.2 pET32a-AmyP质粒的抽提和酶切验证第20页
        3.3 pET32a-AmyP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20-21页
        3.4 AmyP对底物的特异性水解第21-22页
        3.5 水解产物分析第22-23页
        3.6 酶学性质第23-25页
        3.7 酶切方式的分析(HPLC)第25-26页
        3.8 AmyP和GH13家族成员的保守序列分析第26-28页
        3.9 AmyP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28-30页
    4 本章结果和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AmyP C末端结构域的功能分析第31-41页
    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1.1 菌株和质粒第31页
        1.2 酶和主要试剂第31页
        1.3 培养基和溶剂的配制:第31-32页
        1.4 实验仪器第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6页
        2.1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2-33页
        2.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Bradford法)第33页
        2.3 AmyP_(ΔSBD)和假定SBD的克隆第33-35页
        2.4 AmyP、AmyP_(△SBD)、假定SBD对大米生淀粉的水解第35页
        2.5 假定的SBD对大米生淀粉的吸附反应第35-36页
    3 实验结果第36-40页
        3.1 AmyP C末端的二级结构预测第36页
        3.2 AmyP_(ΔSBD)和假定的SBD的克隆第36-38页
        3.3 pET32a-AmyP_(ΔSBD)和pET22b-SBD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38-39页
        3.4 AmyP、AmyP_(ΔSBD)和假定的SBD对大米生淀粉水解活性的比较第39页
        3.5 假定的SBD对大米生淀粉的吸附实验第39-40页
    4 本章结果和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附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素酶基因的定向进化与表达及其低分子量肝素制备
下一篇:不同剂量UV-B辐射对拟南芥叶片ACC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UVR8信号通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