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8-9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9页 |
(三) 访谈法 | 第9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 法律素养的含义 | 第9页 |
(二) 法律素养的内容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对法律内涵的研究 | 第11页 |
二、对法律教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对学校法治教育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对学生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涉及法治内容方面的研究 | 第13页 |
三、对高中政治课渗透法律教育重要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成因分析研究 | 第14-20页 |
第一节 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14页 |
二、高中生法律素养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第14-16页 |
(一) 多数的高中生认同法律的重要性并且对法律知识拥有一定的了解 | 第14-15页 |
(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仍然是高中生接受法律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15页 |
(三) 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具备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 第15-16页 |
(四) 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良莠不齐 | 第16页 |
三、高中生法律素养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16-17页 |
(一) 虽然认为法律重要,但是缺乏法治观念 | 第16-17页 |
(二) 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和坚守 | 第17页 |
第二节 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17-20页 |
一、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 第17-18页 |
二、教学中缺乏对教育对象特点的分析 | 第18页 |
三、教学中缺乏对教育矛盾性的分析 | 第18-19页 |
四、教学中缺乏对法律资源的利用开发 | 第19页 |
五、教师自身法律知识薄弱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升法律素养途径研究 | 第20-39页 |
第一节 多种教学手段共用,创新教学方法 | 第20-26页 |
一、情景教学法 | 第20-22页 |
二、案例教学法 | 第22-24页 |
三、问题探究法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 第26-28页 |
一、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分析 | 第26-27页 |
二、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转变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 | 第28-29页 |
第四节 重视法律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 | 第29-32页 |
一、密切联系学生日常普通生活中的与法律相关的现象开展教学 | 第29-31页 |
二、及时利用时事政治中影响法治化进程的大事件充实教学资源 | 第31页 |
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视网络中的法律资源 | 第31-32页 |
第五节 开展有助于法律素养提升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 第32-35页 |
一、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法律素养提升案例分析 | 第32-34页 |
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意义分析 | 第34-35页 |
第六节 优化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法治氛围 | 第35-37页 |
一、重视学校文化中的法治素养教育,创建法治教育校园氛围 | 第35页 |
二、利用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创建良好的家庭法治氛围 | 第35-37页 |
第七节 教师通过多途径多角度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43-44页 |
附录2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相关访谈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