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三级网格”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2 “三级网格”规划体系研究 | 第14-19页 |
| 2.1 现有供区划分方法 | 第14-15页 |
| 2.2 配电网网格层次结构定义 | 第15-16页 |
| 2.3 配电网“三级网格”规划体系的研究 | 第16-1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三级网格”规划方法研究 | 第19-46页 |
| 3.1 网格编码原则与规划目标 | 第19-22页 |
| 3.1.1 “三级网格”编码原则 | 第19-21页 |
| 3.1.2 网格规划目标 | 第21-22页 |
| 3.1.3 建设参考标准 | 第22页 |
| 3.2 网格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 3.2.1 现状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 第22页 |
| 3.2.2 “三级网格”现状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4页 |
| 3.3 网格负荷预测 | 第24-28页 |
| 3.3.1 总体要求 | 第24-25页 |
| 3.3.2 网格负荷预测方法 | 第25-27页 |
| 3.3.3 负荷预测方法选取 | 第27-28页 |
| 3.4 网格配网建设要求 | 第28-43页 |
| 3.4.1 配电网格建设要求 | 第28-32页 |
| 3.4.2 功能网格建设要求 | 第32-42页 |
| 3.4.3 用电网格建设要求 | 第42-43页 |
| 3.5 网格项目库编码原则 | 第43-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三级网格”规划方法的实践 | 第46-66页 |
| 4.1 网格划分 | 第46页 |
| 4.2 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 第46-48页 |
| 4.3 供电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8-52页 |
| 4.4 负荷预测 | 第52-57页 |
| 4.4.1 负荷预测思路 | 第52-53页 |
| 4.4.2 负荷预测 | 第53-57页 |
| 4.5 规划区网格划分 | 第57-61页 |
| 4.5.1 规划区供电独立性分析 | 第57-59页 |
| 4.5.2 规划区配电网格及功能网格的划分 | 第59页 |
| 4.5.3 规划区用电网格划分 | 第59-61页 |
| 4.6 规划方案 | 第61-65页 |
| 4.6.1 总体规划方案 | 第61-62页 |
| 4.6.2 一次网架规划方案 | 第62-65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5.1 结论 | 第66页 |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