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42页 |
1.1 磁性存储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 第9-23页 |
1.1.1 磁性存储的历史 | 第10-17页 |
1.1.2 微波辅助磁记录概述 | 第17-21页 |
1.1.3 热辅助磁记录概述 | 第21-23页 |
1.2 微磁学方法概述 | 第23-33页 |
1.2.1 LLG方程 | 第23-24页 |
1.2.2 微磁学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24-27页 |
1.2.3 微磁学中的自由能 | 第27-33页 |
1.3 在不同温度下的微磁学以及汉密尔顿混合蒙特卡洛方法 | 第33-41页 |
1.3.1 将LLG方程拓展的一些研究 | 第33-35页 |
1.3.2 在温度T下的自由能 | 第35-39页 |
1.3.3 汉密尔顿混合蒙特卡洛方法简介 | 第39-41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第2章 基于Voronoi晶粒模型的CoX/Pt介质的微磁学研究 | 第42-54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42-43页 |
2.2 Voronoi晶粒结构模型 | 第43-46页 |
2.3 模拟结果讨论 | 第46-52页 |
2.3.1 磁滞回线与各向异性能和磁致伸缩能的关系 | 第46-48页 |
2.3.2 磁滞回线与材料微结构的关系 | 第48-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基于Hamilton Monte Carlo法研究L1_0-FePt介质的磁性性能 | 第54-65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54-55页 |
3.2 HMC方法在微磁学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3.3 L1_0-FePt颗粒化晶粒薄膜的微磁学模型 | 第56-58页 |
3.4 模拟结果讨论 | 第58-64页 |
3.4.1 用HMC方法验证传统方法的结论,并找出合适的参数配置 | 第58-61页 |
3.4.2 不同温度T下的磁滞回线模拟 | 第61-63页 |
3.4.3 基底对薄膜磁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基于Hamilton Monte Carlo法研究FeCo软磁介质的磁性性能 | 第65-80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65-66页 |
4.2 FeCo材料基本性质介绍 | 第66-68页 |
4.3 考虑了薄膜织构的微磁学模型 | 第68-69页 |
4.4 模拟结果讨论 | 第69-78页 |
4.4.1 与LLG方法和晶粒生长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 | 第69-72页 |
4.4.2 织构与各向异性对磁性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3 应力对磁性性能的影响 | 第73-77页 |
4.4.4 不同温度下磁滞回线的模拟 | 第77-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ECC双颗粒模型下的微波辅助磁记录 | 第80-90页 |
5.1 本章引论 | 第80-81页 |
5.2 ECC交换耦合磁记录介质和双颗粒模型 | 第81-82页 |
5.3 微波辅助磁记录的原理 | 第82-83页 |
5.4 模拟结果讨论 | 第83-89页 |
5.4.1 在单个微波场下ECC双颗粒模型的翻转相图 | 第83-87页 |
5.4.2 在两个微波场作用下的翻转相图 | 第87-88页 |
5.4.3 多晶薄膜模型和微波场作用下的磁滞回线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