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相关阐释 | 第14-15页 |
1.3.1 修辞 | 第14页 |
1.3.2 微信公众号 | 第14页 |
1.3.3 符号互动传播理论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常用修辞方式与表达作用 | 第17-31页 |
2.1 标题的常用修辞方式 | 第17-24页 |
2.1.1 比喻的运用 | 第18-19页 |
2.1.2 警策的运用 | 第19-20页 |
2.1.3 设问的运用 | 第20-21页 |
2.1.4 对偶的运用 | 第21-22页 |
2.1.5 仿拟的运用 | 第22-23页 |
2.1.6 借代的运用 | 第23-24页 |
2.2 标题修辞的表达作用 | 第24-28页 |
2.2.1 诙谐语言吸引受众眼球 | 第24-25页 |
2.2.2 悬念设置召唤受众关注信息 | 第25-26页 |
2.2.3 关键词语导向新闻价值 | 第26页 |
2.2.4 辞格妙用表达情感诉求 | 第26-27页 |
2.2.5 适应网络特点易于网民接受 | 第27-28页 |
2.3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与其他公众号标题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2.3.1 比喻修辞对比分析 | 第28页 |
2.3.2 设问修辞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2.3.3 对偶修辞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3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 第31-47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31-32页 |
3.1.1 问卷调查设计 | 第31页 |
3.1.2 样本发放和确定 | 第31页 |
3.1.3 问卷调查数据检验 | 第31-32页 |
3.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2-45页 |
3.2.1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受众社会属性分析 | 第32-35页 |
3.2.2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的受众认知需求分析 | 第35-38页 |
3.2.3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的受众态度分析 | 第38-45页 |
3.3 数据分析结论 | 第45-47页 |
3.3.1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引导受众获取信息 | 第45-46页 |
3.3.2 恰当运用修辞方式可增强新闻传播力 | 第46页 |
3.3.3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修辞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4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传播的问题及成因 | 第47-53页 |
4.1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传播的问题 | 第47-50页 |
4.1.1 修辞运用单调突兀 | 第47页 |
4.1.2 为抓眼球过度夸张 | 第47-48页 |
4.1.3 模式套用网络热词 | 第48-49页 |
4.1.4 渲染过度题文不符 | 第49-50页 |
4.1.5 拘泥身份不接地气 | 第50页 |
4.2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传播问题成因 | 第50-53页 |
4.2.1 主流媒体性质约束 | 第50-51页 |
4.2.2 盲目迎合受众心理 | 第51-52页 |
4.2.3 编者语言素养不足 | 第52-53页 |
5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传播效果的优化建议 | 第53-58页 |
5.1 传播者层面 | 第53-55页 |
5.1.1 根据身份性质找准平台定位 | 第53页 |
5.1.2 不盲目跟风深挖自身特色 | 第53-54页 |
5.1.3 坚持新闻性和专业性 | 第54页 |
5.1.4 把握受众特征实现精准传播 | 第54-55页 |
5.2 修辞方式与传播策略层面 | 第55-58页 |
5.2.1 标题修辞运用与内容相接洽 | 第55页 |
5.2.2 标题适度诙谐助于内容呈现 | 第55-56页 |
5.2.3 灵活运用修辞增强受众黏性 | 第56页 |
5.2.4 丰富修辞带动受众阅读审美 | 第56-57页 |
5.2.5 抓住网络特色巧引网络用语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A 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的传播及受众态度调查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