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水肥耦合对射干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水肥耦合的研究概况第9-12页
        1.1.1 水肥耦合的概念第9页
        1.1.2 水肥的辩证关系第9页
        1.1.3 水肥耦合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9-10页
        1.1.4 水肥耦合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第10页
        1.1.5 水肥耦合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10-11页
        1.1.6 水肥耦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1页
        1.1.7 水肥耦合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第11-12页
        1.1.8 射干概述第12页
    1.2 射干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1 繁育方法研究第12页
        1.2.2 化学成分研究第12-13页
        1.2.3 药理作用研究第13页
        1.2.4 质量标准研究第1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15页
    2.2 试验材料第15页
    2.3 试验设计第15-17页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7-18页
        2.4.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17页
        2.4.2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第17页
        2.4.3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测定第17页
        2.4.4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17页
        2.4.5 产量的测定第17页
        2.4.6 品质的测定第17-18页
    2.5 数据处理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51页
    3.1 水肥耦合对射干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9-28页
        3.1.1 净光合速率(Pn)月变化第19-20页
        3.1.2 净光合速率(Pn)水肥模型建立第20页
        3.1.3 净光合速率(Pn)主效应分析第20页
        3.1.4 净光合速率(Pn)单因素效应分析第20-21页
        3.1.5 水肥耦合对净光合速率(Pn)的耦合效应第21-22页
        3.1.6 胞间二氧化碳(Ci)月变化第22-23页
        3.1.7 胞间二氧化碳(Ci)水肥模型建立第23页
        3.1.8 胞间二氧化碳(Ci)主效应分析第23页
        3.1.9 胞间二氧化碳(Ci)单因素效应分析第23-24页
        3.1.10 胞间二氧化碳(Ci)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24-25页
        3.1.11 蒸腾速率(Tr)月变化第25-26页
        3.1.12 蒸腾速率(Tr)水肥模型建立第26-27页
        3.1.13 蒸腾速率(Tr)主效应分析第27页
        3.1.14 蒸腾速率(Tr)单因素效应分析第27-28页
        3.1.15 蒸腾速率(Tr)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28页
    3.2 水肥耦合对射干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8-34页
        3.2.1 光化学效率(Fv/Fm)的月变化第29页
        3.2.2 光化学效率(Fv/Fm)的水肥模型建立第29-30页
        3.2.3 光化学效率(Fv/Fm)主效应分析第30页
        3.2.4 光化学效率(Fv/Fm)单因素效应分析第30-31页
        3.2.5 水肥耦合对光化学效率(Fv/Fm)的耦合效应第31页
        3.2.6 PSΠ潜在活性(Fv/Fo)的月变化第31-32页
        3.2.7 PSΠ潜在活性(Fv/Fo)的水肥模型建立第32-33页
        3.2.8 PSΠ潜在活性(Fv/Fo)主效应分析第33页
        3.2.9 PSΠ潜在活性(Fv/Fo)单因素效应分析第33-34页
        3.2.10 PSΠ潜在活性(Fv/Fo)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34页
    3.3 水肥耦合对射干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4-37页
        3.3.1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月变化第34-35页
        3.3.2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水肥模型建立第35-36页
        3.3.3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主效应分析第36页
        3.3.4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单因素效应分析第36-37页
        3.3.5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37页
    3.4 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指标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3.5 水肥耦合处理对射干叶片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8-39页
    3.6 水肥耦合对射干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第39-49页
        3.6.1 药材产量的水肥模型建立第39-40页
        3.6.2 药材产量的主效应分析第40页
        3.6.3 药材产量的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0-41页
        3.6.4 药材产量的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41-42页
        3.6.5 射干药材水分的水肥模型建立第42页
        3.6.6 射干药材水分的主效应分析第42-43页
        3.6.7 射干药材水分的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3-44页
        3.6.8 射干药材水分的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44页
        3.6.9 药材总灰分的水肥模型建立第44-45页
        3.6.10 射干药材总灰分的主效应分析第45页
        3.6.11 射干药材总灰分的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5-46页
        3.6.12 药材总灰分的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46-47页
        3.6.13 药材浸出物的水肥模型建立第47页
        3.6.14 射干药材浸出物的主效应分析第47页
        3.6.15 射干药材浸出物的单因素效应分析第47-48页
        3.6.16 射干药材浸出物的水肥耦合效应分析第48-49页
    3.7 产量、品质模拟寻优及试验结果验证第49-51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1-55页
    4.1 结论第51-53页
        4.1.1 水肥耦合对射干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1页
        4.1.2 水肥耦合对射干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第51-52页
        4.1.3 水肥耦合对射干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2页
        4.1.4 水肥耦合对射干叶片生化特性的影响第52页
        4.1.5 水肥耦合对射干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52-53页
    4.2 讨论第53-54页
        4.2.1 水肥耦合对射干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3页
        4.2.2 水肥耦合对射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3-54页
        4.2.3 水肥耦合对射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第54页
    4.3 待解决问题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比例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下一篇:耐低氮、氮高效烟草基因型的筛选及其机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