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比例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冬种绿肥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10-11页
        1.2.2 冬种绿肥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1-12页
        1.2.3 冬种绿肥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2页
        1.2.4 冬种绿肥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2-13页
        1.2.5 冬种绿肥还田对化肥替代量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目的与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与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比例的优化研究第16-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1 试验地概况第16页
        2.1.2 试验设计与材料第16-17页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7-18页
        2.1.4 数据处理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9页
        2.2.1 紫云英与减量施氮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9-21页
        2.2.2 紫云英与减量施氮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第21-24页
        2.2.3 紫云英与减量施氮对水稻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第24-26页
        2.2.4 紫云英与减量施氮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26-27页
        2.2.5 紫云英与减量施氮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1-4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3.1.1 试验地概况第31页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第31-32页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2-33页
        3.1.4 数据处理第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44页
        3.2.1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3-34页
        3.2.2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早稻生长动态的影响第34-36页
        3.2.3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早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第36-38页
        3.2.4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38-39页
        3.2.5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9-42页
        3.2.6 纯N-早稻产量关系模型及紫云英替代系数第42-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讨论与结论第45-49页
    4.1 讨论第45-47页
        4.1.1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45页
        4.1.2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5-46页
        4.1.3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46-47页
        4.1.4 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稻田养分的影响第47页
        4.1.5 紫云英还田对化肥替代量的研究第47页
    4.2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4.2.1 主要研究结论第47-48页
        4.2.2 主要创新点第48页
        4.2.3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9页
作者简历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Bt基因水稻的配合力测定及时空表达分析
下一篇:水肥耦合对射干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