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1 归纳与演绎 | 第11页 |
1.4.2 问卷访谈法 | 第11-12页 |
1.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 第14-24页 |
2.1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4-16页 |
2.2 文化传播与软权力的界定 | 第16-18页 |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8-22页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第3章 孔子学院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 | 第24-31页 |
3.1 孔子学院概况 | 第24-25页 |
3.2 孔子学院的历史演变 | 第25-28页 |
3.3 政策对孔子学院的定位与辨析 | 第28-31页 |
第4章 伦敦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第31-49页 |
4.1 关于参与伦敦孔子学院课程与活动的人员反馈与影响力辨析 | 第31-41页 |
4.1.1 伦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影响范围的现状与局限 | 第31-33页 |
4.1.2 受众对伦敦孔子学院认知的相似与差异 | 第33-37页 |
4.1.3 受众对伦敦孔子学院传播形式、传播内容的兴趣点 | 第37-39页 |
4.1.4 受众对于伦敦孔子学院传播内容的接受度 | 第39-41页 |
4.2 孔子学院性质、传播内容与管理职能的辨析 | 第41-46页 |
4.2.1 对孔子学院的认知与定义 | 第43-44页 |
4.2.2 文化传播的可持续性与局限 | 第44-46页 |
4.3 媒介态度与观点 | 第46-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5.1.1 孔子学院的现实需求论 | 第49-50页 |
5.1.2 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方面的挑战 | 第50-51页 |
5.1.3 孔子学院性质的多维界定 | 第51-52页 |
5.2 政策与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中文文献 | 第54-56页 |
外文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