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化运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商业应用的模式 | 第17-22页 |
2.1 商业应用基本模式分析 | 第17-19页 |
2.2 北斗系统商业应用选择市场主体参与模式 | 第19-22页 |
第3章 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化面临的法律风险 | 第22-31页 |
3.1 北斗卫星导航数据非法利用国际责任风险 | 第22-25页 |
3.2 北斗应用审批及服务行政责任风险 | 第25-27页 |
3.3 北斗重大事故与数据泄密刑事责任风险 | 第27-28页 |
3.4 北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风险 | 第28-31页 |
第4章 北斗卫星导航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 第31-41页 |
4.1 加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法律合作 | 第31-33页 |
4.1.1 融入国际卫星导航法律机制 | 第32-33页 |
4.1.2 促进国际空间组织领导下的多边合作 | 第33页 |
4.2 健全监管风险预警机制 | 第33-36页 |
4.2.1 增设监管机构 | 第34-35页 |
4.2.2 制定监管模式 | 第35-36页 |
4.3 建立北斗卫星数据分级制度 | 第36-38页 |
4.3.1 明确数据分级标准 | 第36-37页 |
4.3.2 增加数据分级加密协议 | 第37-38页 |
4.4 推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内立法 | 第38-41页 |
4.4.1 构建北斗法律框架顶层设计 | 第38-39页 |
4.4.2 完善国内立法中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