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3页
第2章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概述第13-23页
    2.1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的概念界定第13-17页
        2.1.1 补充侦查的概念第13-14页
        2.1.2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的内涵第14-15页
        2.1.3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的外延第15-17页
    2.2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的特征第17-19页
        2.2.1 启动主体的单向性》第17页
        2.2.2 侦查主体的复合性第17-18页
        2.2.3 启动事由的宽泛性第18-19页
        2.2.4 侦查次数的有限性第19页
        2.2.5 侦查效果的待定性第19页
    2.3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的功能第19-23页
        2.3.1 事实查明功能第19-20页
        2.3.2 证据审查功能第20-21页
        2.3.3 程序倒流功能第21页
        2.3.4 督促侦查功能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的运行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3-31页
    3.1 我国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立法与实践考察第23-27页
        3.1.1 国内立法考察第23-25页
        3.1.2 实践考察第25-27页
    3.2 现阶段我国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1页
        3.2.1 存在问题第27-28页
        3.2.2 原因分析第28-31页
第4章 我国审判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第31-42页
    4.1 理论重构第31-33页
        4.1.1 实现控辩平等对抗第31页
        4.1.2 控审分离、审判中立的限制第31-32页
        4.1.3 利害关系人参与资格的尊重第32-33页
    4.2 制度创新第33-35页
        4.2.1 科学拓展启动主体第33-34页
        4.2.2 合理缩小启动事由第34-35页
    4.3 有效强化侦查过程第35-37页
        4.3.1 侦查主体重构第35-36页
        4.3.2 侦查目的说明第36页
        4.3.3 侦查过程协作第36-37页
    4.4 强化对补充侦查结果的审查第37-38页
        4.4.1 加强对侦查不作为的监督第37-38页
        4.4.2 加强侦查人员出庭机制第38页
    4.5 加强辩方的权利保障第38-40页
    4.6 优化考核标准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税服务专门化目标下税务代理法律责任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化运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