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飞机制造论文--飞机装配论文

双机器人协同电磁铆接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电磁铆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8页
        1.2.1 国外电磁铆接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电磁铆接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飞机部件机器人自动钻铆技术研究现状第18-22页
        1.3.1 传统人工铆接在飞机部件装配中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3.2 工业机器人在飞机装配领域的应用第19-2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双机器人电磁铆接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4-41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电磁铆接产品对象分析第24-25页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25-27页
        2.3.1 系统组成第25-26页
        2.3.2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第26-27页
    2.4 双机器人电磁铆接系统设计第27-34页
        2.4.1 电磁铆枪与末端执行器集成设计第27-32页
        2.4.2 壁板侧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第32-33页
        2.4.3 骨架侧机器人子系统设计第33-34页
    2.5 电磁铆接工艺流程第34-36页
    2.6 测量定位系统第36-37页
    2.7 集成控制系统第37-38页
    2.8 双机器人系统位姿协同技术第38-40页
    2.9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电磁铆接过程力学分析第41-56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电磁铆接原理分析第41-43页
        3.2.1 电磁铆接设备工作原理分析第41-42页
        3.2.2 电磁铆接铆钉材料变形机理分析第42-43页
    3.3 电磁铆枪铆接力大小的计算第43-48页
        3.3.1 铆枪放电回路简化模型第43-45页
        3.3.2 两同轴线圈互感的求解第45-47页
        3.3.3 铆枪铆接力求解第47-48页
    3.4 电磁铆接中应力波的传递特性第48-53页
        3.4.1 弹性波在细长杆中传播分析第48-50页
        3.4.2 塑性波在细长杆中传播分析第50-51页
        3.4.3 弹塑性波相互作用分析第51-52页
        3.4.4 应力波在变截面杆中的传播特性第52-53页
    3.5 加长顶铁对机器人电磁铆接影响分析第53-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电磁铆接铆钉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第56-72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铆钉变形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6-60页
        4.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6-57页
        4.2.2 材料属性第57-58页
        4.2.3 接触摩擦处理第58-59页
        4.2.4 网格划分第59-60页
        4.2.5 边界及载荷处理第60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0-71页
        4.3.1 不同初始配合状态下铆钉成形的铆接力分析第60-65页
        4.3.2 电磁铆接铆钉钉杆的干涉量分析第65-67页
        4.3.3 电磁铆接干涉量的均匀性分析第67-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双机器人电磁铆接工艺参数试验第72-80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试验条件及材料第72-73页
        5.2.1 双机器人协同电磁铆接试验平台第72-73页
        5.2.2 试验材料第73页
    5.3 电磁铆接工艺试验第73-79页
        5.3.1 电磁铆接铆钉镦头成形试验第73-75页
        5.3.2 铆枪延时对钉头齐平度的影响第75-77页
        5.3.3 不同配合状态下铆钉的干涉量试验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6.1 总结第80页
    6.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飞行”的离场噪声评估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航空薄壁机匣零件车削加工变形与补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