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污泥厌氧消化中H2S的控制:pH及生物炭添加的影响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污泥概述 | 第14-16页 |
1.1.1 污泥来源 | 第14页 |
1.1.2 屠宰场污泥 | 第14-15页 |
1.1.3 污泥处理现状 | 第15-16页 |
1.2 污泥厌氧消化 | 第16-19页 |
1.2.1 污泥厌氧消化原理 | 第16-17页 |
1.2.2 影响污泥厌氧消化因素 | 第17-18页 |
1.2.3 污泥厌氧消化的优缺点 | 第18-19页 |
1.3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H_2S的产生 | 第19-23页 |
1.3.1 污泥厌氧消化产H_2S的原理 | 第19-20页 |
1.3.2 厌氧消化过程中生成H_2S的微生物 | 第20-22页 |
1.3.3 沼气中H_2S的危害 | 第22页 |
1.3.4 影响H_2S产生的因素 | 第22-23页 |
1.4 H_2S的去除 | 第23-26页 |
1.4.1 厌氧消化过程后异位H_2S去除 | 第23-24页 |
1.4.2 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原位H_2S去除 | 第24-26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7页 |
1.5.3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1 调节初始pH实验 | 第28-29页 |
2.2.2 添加稻壳生物炭实验 | 第29-30页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2.3 指标测定分析方法 | 第30-35页 |
2.3.1 常规指标的检测 | 第30页 |
2.3.2 蛋白质 | 第30-31页 |
2.3.3 多糖 | 第31页 |
2.3.4 污泥中总硫的测定 | 第31页 |
2.3.5 污泥中总硫化物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6 污泥中溶解硫化物的测定 | 第32页 |
2.3.7 污泥中硫酸盐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8 沼气中甲烷和H_2S的测定 | 第33页 |
2.3.9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不同初始pH下的厌氧消化 | 第35-47页 |
3.1 初始pH值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 初始pH值对H_2S产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1 不同初始pH值下的H_2S产量 | 第37页 |
3.2.2 不同初始pH值下硫形态的变化 | 第37-38页 |
3.3 不同初始污泥pH过程中pH的变化 | 第38-39页 |
3.4 不同初始pH值下VS去除率 | 第39-40页 |
3.5 不同初始污泥pH消化后微生物群落变化 | 第40-46页 |
3.5.1 测序结果和微生物多样性 | 第40-41页 |
3.5.2 微生物群落的比较 | 第41-45页 |
3.5.3 调节初始pH可能的原位脱硫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不同稻壳生物炭添加量的厌氧消化 | 第47-57页 |
4.1 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 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对H_2S产量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1 不同稻壳生物炭添加量下H_2S的产量 | 第49-51页 |
4.2.2 不同稻壳生物炭添加量下硫形态的变化 | 第51-52页 |
4.3 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对pH,氨氮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 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对VS、TS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添加稻壳生物炭可能的原位脱硫机理分析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2-73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