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物联网和相关技术介绍 | 第13-23页 |
2.1 物联网简介 | 第13-17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1.2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 第14页 |
2.1.3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 第14-15页 |
2.1.4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 | 第15-17页 |
2.2 WIFI技术介绍 | 第17-20页 |
2.2.1 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 第17-18页 |
2.2.2 WIFI技术简介 | 第18-20页 |
2.3 太阳能供电技术 | 第20-22页 |
2.3.1 太阳能电池基本知识 | 第20-21页 |
2.3.2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优势 | 第21页 |
2.3.3 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智能井盖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36页 |
3.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23-24页 |
3.2 微处理器模块设计 | 第24-27页 |
3.2.1 STM32开发板简介 | 第24-25页 |
3.2.2 STM32开发板的性能参数 | 第25-26页 |
3.2.3 STM32开发板接口说明 | 第26页 |
3.2.4 硬件连接 | 第26-27页 |
3.3 角度采集模块设计 | 第27-30页 |
3.3.1 六轴陀螺仪姿态传感器 | 第27-28页 |
3.3.2 模块的性能参数 | 第28页 |
3.3.3 引脚说明 | 第28-29页 |
3.3.4 连接方式 | 第29-30页 |
3.4 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第30-34页 |
3.4.1 WIFI通信模块 | 第30-32页 |
3.4.2 模块的基本参数 | 第32-33页 |
3.4.3 模块接口情况及管脚说明 | 第33页 |
3.4.4 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3-34页 |
3.5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设计 | 第34-35页 |
3.5.1 太阳能电池板 | 第34页 |
3.5.2 稳压模块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智能井盖的软件设计 | 第36-47页 |
4.1 开发环境和编程方法介绍 | 第36-39页 |
4.2 系统程序设计 | 第39-45页 |
4.2.1 系统程序设计的思路 | 第39-40页 |
4.2.2 STM32驱动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4.2.3 WIFI收发任务设计 | 第42-43页 |
4.2.4 WIFI通信软件设计 | 第43-44页 |
4.2.5 角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4.3 程序检查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 第47-57页 |
5.1 测试目的 | 第47-48页 |
5.2 调试环境 | 第48-49页 |
5.2.1 环境构建 | 第48页 |
5.2.2 上位机测试软件 | 第48-49页 |
5.3 系统测试 | 第49-55页 |
5.3.1 节点太阳能采集电路实际测试 | 第49-50页 |
5.3.2 六轴姿态传感器模块的测试 | 第50-53页 |
5.3.3 ATK-ESP8266WIFI模块测试 | 第53-54页 |
5.3.4 WIFI网络下数据传输测试 | 第54-55页 |
5.3.5 报警测试 | 第55页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1 程序清单 | 第61-64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