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先生的两汉史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杨树达先生生平事略及其治史的学术背景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生平事略 | 第13-18页 |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治史的学术背景 | 第18-26页 |
一、乾嘉考据史学的赓续 | 第18-21页 |
二、湖湘学术传统的承接 | 第21-24页 |
三、清季以来“新学”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杨树达先生在两汉史研究上的主要成就 | 第26-62页 |
第一节 《汉书窥管》和《读<后汉书>札记》 | 第26-42页 |
一、《汉书窥管》的成就与贡献 | 第26-35页 |
二、《读<后汉书>札记》的成就与贡献 | 第35-39页 |
三、其他著述中对两汉正史研究的创获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淮南子证闻》和《盐铁论要释》 | 第42-56页 |
一、《淮南子证闻》的成就与贡献 | 第42-49页 |
二、《盐铁论要释》的成就与贡献 | 第49-53页 |
三、《汉代老学者考》 | 第53-54页 |
四、其他著述有关两汉经学、诸子学的创获 | 第54-56页 |
第三节 《汉代婚丧礼俗考》和《秦汉座次尊卑考》 | 第56-62页 |
一、《汉代婚丧礼俗考》的创获 | 第56-59页 |
二、《秦汉坐次尊卑考》的创获 | 第59-60页 |
三、其他著述中有关两汉社会礼制风俗的探讨 | 第60-62页 |
第三章 杨树达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 | 第62-83页 |
第一节 杨树达先生的史学思想 | 第62-66页 |
一、枝叶扶疏,源自根柢坚实 | 第62页 |
二、无征不信,务求实事求是 | 第62-63页 |
三、涉猎广博,方能游刃有余 | 第63-65页 |
四、循名责实,不妨好学深思 | 第65-66页 |
第二节 杨树达先生的治史方法 | 第66-83页 |
一、以文字音韵训诂立根基 | 第67-72页 |
二、以制度礼俗考证明纲纪 | 第72-73页 |
三、以文法修辞分析释疑难 | 第73-76页 |
四、以古语追本溯源明隐义 | 第76-77页 |
五、以载籍参伍互证相发明 | 第77-80页 |
六、以前人旧注疏理知得失 | 第80-83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