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县级政务督查研究--以W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评述第12-14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2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一)论文的创新第15页
        (二)论文的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政务督查的理论分析第16-20页
    一、政务督查的概念第16-17页
    二、相关理论分析第17-20页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7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三)绩效管理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W县政务督查现状第20-26页
    一、基本情况第20-24页
        (一)成立了健全的政务督查机构第20-21页
        (二)设置了全面的政务督查职能第21页
        (三)确定了详细的政务督查内容类型第21-22页
        (四)明确了合理的政务督查方式方法第22-23页
        (五)制定了科学的政务督查流程第23-24页
        (六)建立了系统的政务督查奖惩机制第24页
    二、近五年工作成效第24-26页
第四章 W县政务督查的问题和原因第26-36页
    一、督查队伍方面第26-27页
        (一)专职人员流失明显第26页
        (二)现有人员不能有效应对当前工作任务第26-27页
    二、工作开展方面第27-33页
        (一)督查机构级别过低第27-28页
        (二)依据有失规范第28-29页
        (三)信息收集不充分第29-30页
        (四)方法较为传统第30页
        (五)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第30-31页
        (六)督查方向更倾向县政府需求第31-32页
        (七)督查过程缺少监督第32-33页
        (八)工作保障不到位第33页
    三、绩效管理方面第33-36页
        (一)过程指导不明显第33-34页
        (二)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第34页
        (三)激励措施不到位第34-36页
第五章 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务督查的建议第36-47页
    一、队伍上要符合工作需求第36-39页
        (一)满足人员需求,调动督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第36-37页
        (二)注重人员补充,尽力避免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第37页
        (三)明确工作职责,把督查力量精准使用到位第37-38页
        (四)确定学习重点,不断提升督查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第38-39页
    二、工作上要高效高质开展第39-44页
        (一)探索机构独立,发挥督查机构的主体作用第39-40页
        (二)多种渠道着手,树立起来督查工作的权威第40-41页
        (三)发挥主动作用,有力推进督查工作开展第41-42页
        (四)加强学习借鉴,不断创新督查工作方法第42-43页
        (五)强化群众工作,把群众的利益保障到位第43页
        (六)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监督上的合力第43-44页
        (七)做好后勤保障,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第44页
    三、绩效上要补足现有短板第44-47页
        (一)开展督查指导,帮助解决政务承办单位的困难和问题第44-45页
        (二)做好结果反馈,准确传递各类督查信息第45页
        (三)优化奖惩指标,确保奖惩制度落实到位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现象研究--以X县为例
下一篇: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现状研究--以济源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