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藜蒿茎秆及其叶片几何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 第20-27页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的采样 | 第20-21页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藜蒿茎秆的几何特性测试 | 第21页 |
2.2.2 藜蒿叶片的几何特性测试 | 第21-22页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3.1 藜蒿茎秆的几何特性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2.3.2 藜蒿叶片的几何特性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总体设计 | 第27-39页 |
3.1 藜蒿去叶机的参数设计 | 第27-28页 |
3.1.1 整机设计要求 | 第27-28页 |
3.1.2 基本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 第28页 |
3.2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去叶方案的研究 | 第28-36页 |
3.2.1 气吸式藜蒿去叶方案原理及试验台架 | 第29-30页 |
3.2.2 气吸式藜蒿去叶方案中风机的对比与选择 | 第30-33页 |
3.2.3 气吸式藜蒿去叶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 第33-36页 |
3.3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总体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3.3.1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结构组成 | 第36页 |
3.3.2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工作原理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分析 | 第39-58页 |
4.1 自动开合夹的设计 | 第39-41页 |
4.2 自动去叶组件的设计与分析 | 第41-47页 |
4.2.1 自动去叶组件的结构设计 | 第41-45页 |
4.2.2 凸轮运动的ADAMS仿真分析 | 第45-47页 |
4.3 抽吸风机的选择 | 第47-48页 |
4.4 进风筒的设计与分析 | 第48-53页 |
4.4.1 进风筒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4.4.2 进风筒气流场仿真分析 | 第49-53页 |
4.5 输送装置设计 | 第53-55页 |
4.5.1 输送带的选择 | 第54-55页 |
4.5.2 动力与传动的选择 | 第55页 |
4.6 输送装置和去叶装置中运动参数的关系分析 | 第55-57页 |
4.6.1 输送带速度与自动开合夹速度的关系 | 第56页 |
4.6.2 自动开合夹速度与自动去叶组件中凸轮转速的关系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试制与试验 | 第58-64页 |
5.1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试制 | 第58页 |
5.2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参数配合试验 | 第58-61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58-59页 |
5.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59页 |
5.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59-60页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5.3 气吸式藜蒿去叶机的性能试验 | 第61-63页 |
5.3.1 试验目的 | 第61页 |
5.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61页 |
5.3.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61-62页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