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与毕飞宇欲望书写的异同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4页 |
1 时代环境、苦难人生经历促发欲望书写 | 第14-21页 |
1.1 漂泊的受难者 | 第14-17页 |
1.1.1 茨威格:目睹两次世界大战的西方犹太人 | 第14-16页 |
1.1.2 毕飞宇:失乡的无根漂泊者 | 第16-17页 |
1.2 思潮的冲击者 | 第17-21页 |
1.2.1 茨威格:情窦初开的弗洛伊德学者 | 第17-19页 |
1.2.2 毕飞宇:被动体验的文革创伤记忆者 | 第19-21页 |
2 欲望主题小说中欲望书写 | 第21-27页 |
2.1 人生前进的内驱动力——欲望 | 第21-22页 |
2.2 情欲悲剧与权欲悲剧 | 第22-27页 |
2.2.1 茨威格:情欲的崇高书写 | 第23-24页 |
2.2.2 毕飞宇:权力欲望的人性之“鬼” | 第24-27页 |
3 偏执型狂人形象塑造 | 第27-33页 |
3.1 心理扭曲与行为失常 | 第27-29页 |
3.2 在欲望中的救赎与沉沦 | 第29-33页 |
3.2.1 茨威格:在欲望中的自我救赎 | 第30-31页 |
3.2.2 毕飞宇:在欲望中的堕落沉沦 | 第31-33页 |
4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 第33-38页 |
4.1 茨威格:心理现实主义 | 第34-36页 |
4.2 毕飞宇:朴素现实主义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