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变化的寒区隧道围岩应力与防冻措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寒区隧道概况 | 第12-16页 |
1.2.2 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力研究 | 第17-18页 |
1.2.4 寒区隧道冻害问题和防冻措施研究 | 第18-19页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1.3.1 隧道工程概况 | 第19页 |
1.3.2 隧址区地理概况 | 第19页 |
1.3.3 隧址区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目标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寒区隧道温度场和冻胀力的基本原理 | 第22-30页 |
2.1 平面温度场的有限元法基本方程 | 第22-25页 |
2.2 冻胀力的有限元法计算理论 | 第25-29页 |
2.2.1 有限元法冻胀力计算步骤 | 第25-27页 |
2.2.2 平面问题的等效结点热荷载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30-42页 |
3.1 模型的热学参数 | 第30页 |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0-31页 |
3.3 模型的温度边界 | 第31-32页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40页 |
3.4.1 围岩温度的时程变化规律(无保温层) | 第32-34页 |
3.4.2 围岩温度的时程变化规律(有保温层) | 第34-35页 |
3.4.3 围岩温度的径向变化规律(1月份) | 第35-38页 |
3.4.4 围岩温度的径向变化规律(7月份) | 第38-40页 |
3.5 围岩冻结圈的厚度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寒区隧道冻胀力的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 | 第42-89页 |
4.1 寒区隧道冻胀力的弹性力学计算方法 | 第42-57页 |
4.1.1 弹性力学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4页 |
4.1.2 冻胀力计算结果 | 第44-48页 |
4.1.3 冻胀力数据分析 | 第48-57页 |
4.2 寒区隧道冻胀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57-88页 |
4.2.1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 第57-58页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4.2.3 有限元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60页 |
4.2.4 隧道埋置深度的划分 | 第60-61页 |
4.2.5 边界条件和计算工况的确定 | 第61-62页 |
4.2.6 衬砌的冻胀应力分布规律 | 第62-72页 |
4.2.7 衬砌的最大冻胀应力值及位置 | 第72-75页 |
4.2.8 围岩的冻胀应力分布规律 | 第75-85页 |
4.2.9 围岩的最大冻胀应力值及位置 | 第85-8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寒区隧道的抗冻保温措施 | 第89-102页 |
5.1 寒区隧道的抗冻保温措施 | 第89-92页 |
5.2 保温层厚度的近似计算 | 第92-96页 |
5.3 基于不同保温层铺设方式的保温效果研究 | 第96-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