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初始缺陷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初始缺陷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国内薄板局部稳定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国外薄板局部稳定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薄壁空心桥墩的构造设计 | 第16-43页 |
2.1 薄壁空心墩的适用场合 | 第16-20页 |
2.2 薄壁空心墩的构造设计 | 第20-24页 |
2.2.1 薄壁空心墩的整体构造 | 第20-23页 |
2.2.2 薄壁空心墩的截面构造 | 第23-24页 |
2.3 薄壁空心墩现阶段设计方法 | 第24-36页 |
2.4 初始缺陷的研究 | 第36-41页 |
2.4.1 双端铰接压杆的初弯曲研究 | 第36-38页 |
2.4.2 双端铰接压杆的初偏心的研究 | 第38-40页 |
2.4.3 材料缺陷的影响 | 第40页 |
2.4.4 极限荷载的求解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薄壁空心桥墩截面宽厚比限值研究 | 第43-72页 |
3.1 等截面中心压杆的稳定分析 | 第43-48页 |
3.2 施工缺陷影响下中心压杆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56页 |
3.2.1 竖向分布荷载作用 | 第48-50页 |
3.2.2 竖向集中荷载作用 | 第50-54页 |
3.2.3 有无施工缺陷临界荷载对比 | 第54-56页 |
3.3 薄壁空心墩的理论宽厚比计算 | 第56-66页 |
3.3.1 各向同性薄板稳定计算 | 第56-61页 |
3.3.2 正交异性薄板稳定计算 | 第61-63页 |
3.3.3 薄壁空心墩理论宽厚比的确定 | 第63-66页 |
3.4 翘曲系数与约束系数的确定 | 第66-69页 |
3.5 临界厚度算例 | 第69-7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初始缺陷薄壁空心墩宽厚比限值的有限元验证 | 第72-81页 |
4.1 薄壁空心墩稳定有限元分析 | 第72-73页 |
4.2 施工缺陷下等截面桥墩施工阶段自体稳定宽厚比公式验证 | 第73-79页 |
4.2.1 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各向同性宽厚比公式验证 | 第73-77页 |
4.2.2 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宽正交异性厚比公式验证 | 第77-79页 |
4.3 无缺陷等截面桥墩施工阶段自体稳定宽厚比公式验证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5.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81页 |
5.2 今后的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