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问题的缘起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地缘政治理论 | 第14页 |
2.1.2 资源优势理论 | 第14页 |
2.1.3 传播学理论 | 第14-15页 |
2.2 核心概念解读 | 第15-17页 |
2.2.1 “一带一路” | 第15页 |
2.2.2 跨境民族 | 第15-16页 |
2.2.3 互动 | 第16页 |
2.2.4 体育互动 | 第16-17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2.3.3 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3.2.2 实地考察法 | 第23-24页 |
3.2.3 访谈法 | 第24页 |
3.2.4 历史研究法 | 第24-25页 |
3.2.5 个案分析法 | 第25页 |
3.2.6 问卷调查法 | 第25-27页 |
3.2.7 数理统计法 | 第27-28页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第28-78页 |
4.1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沿革 | 第28-40页 |
4.1.1 跨境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来源 | 第28-30页 |
4.1.2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沿革 | 第30-40页 |
4.2 “一带一路”与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关系 | 第40-44页 |
4.2.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介绍 | 第40-43页 |
4.2.2 “一带一路”与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关联 | 第43-44页 |
4.3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的理论基础 | 第44-50页 |
4.3.1 基于地缘政治理论下的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 | 第44-46页 |
4.3.2 资源优势、共享经济与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 | 第46-47页 |
4.3.3 跨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 | 第47-49页 |
4.3.4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结构 | 第49-50页 |
4.4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的优势 | 第50-58页 |
4.4.1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的人文优势 | 第50-52页 |
4.4.2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的条件 | 第52-58页 |
4.5 中缅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现状调查分析 | 第58-74页 |
4.5.1 2011-2017年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互动 | 第58-59页 |
4.5.2 中缅胞波文化节中民族传统体育互动交流的个案调查报告 | 第59-73页 |
4.5.3 不足之处 | 第73-74页 |
4.6 滇西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的策略 | 第74-78页 |
4.6.1 以优越条件及资源优势为突破口,为跨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创造条件 | 第74-75页 |
4.6.2 加强政府之间的对话、交流及合作,提供针对性强及实效性强的政策支持 | 第75-76页 |
4.6.3 结合传统节日搭建跨境民族体育文化的互动平台 | 第76页 |
4.6.4 加大重大专项科学研究的力度,为跨境民族体育文化的互动提供智力支持 | 第76-7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4页 |
5.1 结论 | 第78-81页 |
5.1.1 “一带一路”为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提供发展契机 | 第78页 |
5.1.2 尊重地域差异、种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是促成“一带一路”实施的原则 | 第78-79页 |
5.1.3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促进了边疆稳定、提升政治软实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 第79页 |
5.1.4 史源久、地缘近、文源深、血缘同、语言通是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的优势 | 第79页 |
5.1.5 节庆、节日是开展云南省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形式 | 第79-80页 |
5.1.6 形式单一、融合度不够、宣传力度不足制约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 | 第80页 |
5.1.7 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层次较低,边民的认识不足 | 第80-81页 |
5.2 建议 | 第81-84页 |
5.2.1 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 | 第81页 |
5.2.2 搭建双方合作交流平台促进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 第81页 |
5.2.3 政府加大保障措施,组织民间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 第81-82页 |
5.2.4 打造跨境少数民族精品旅游和精品赛事,提高社会关注度 | 第82页 |
5.2.5 通过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提高公众形象,树立大国形象、国际社会影响力 | 第82-83页 |
5.2.6 以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为媒介,制造国际话语权 | 第83页 |
5.2.7 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机制是促进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1 | 第86-88页 |
附录2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