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几丁质酶及其应用 | 第13-18页 |
1.1.1 几丁质及其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1.2 低聚几丁质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第14页 |
1.1.3 几丁质酶简介 | 第14-15页 |
1.1.4 几丁质酶的来源及性质 | 第15页 |
1.1.5 几丁质酶的分类 | 第15-16页 |
1.1.6 几丁质酶酶解产物的应用 | 第16-18页 |
1.1.6.1 应用于食品领域 | 第16页 |
1.1.6.2 应用于医药领域 | 第16-17页 |
1.1.6.3 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 第17页 |
1.1.6.4 应用于农业领域 | 第17-18页 |
1.2 β-半乳糖苷酶 | 第18-20页 |
1.2.1 β-半乳糖苷酶简介 | 第18页 |
1.2.2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和分类 | 第18-19页 |
1.2.3 β-半乳糖苷酶的应用 | 第19-20页 |
1.2.3.1 降解乳糖 | 第19页 |
1.2.3.2 乳制品生产及开发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2.3.3 低聚半乳糖的生产 | 第20页 |
1.3 宏基因组来源几丁质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1 宏基因组学概述 | 第20-21页 |
1.3.2 开发滇金丝猴胃肠道微生物酶资源的潜力 | 第21页 |
1.3.3 来源于宏基因组的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1.3.4 来源于宏基因组的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几丁质酶基因chitiRBM1的异源表达与酶学性质、初步应用研究 | 第24-55页 |
2.1 材料 | 第24-27页 |
2.1.1 样品、菌株和载体 | 第2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1.4 常用培养基 | 第25页 |
2.1.5 常用试剂溶液 | 第25-27页 |
2.1.6 引物合成及DNA测序 | 第27页 |
2.2 方法 | 第27-38页 |
2.2.1 序列分析 | 第27页 |
2.2.2 目的基因chitiRBM1的扩增 | 第27-29页 |
2.2.2.1 chitiRBM1的获得与扩增 | 第27-29页 |
2.2.2.2 chitiRBM1基因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29页 |
2.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9-33页 |
2.2.3.1 侧翼序列的扩增 | 第29-30页 |
2.2.3.2 pEASY-E2载体质粒的提取 | 第30-31页 |
2.2.3.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页 |
2.2.3.4 酶切pEASY-E2环状质粒 | 第31-32页 |
2.2.3.5 几丁质酶基因chitiRBM1与pEASY-E2线性载体的连接、转化 | 第32-33页 |
2.2.3.6 几丁质酶阳性克隆子的鉴定 | 第33页 |
2.2.4 重组酶ChitiRBM1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 第33-34页 |
2.2.5 几丁质酶的纯化 | 第34-36页 |
2.2.5.1 纯化 | 第34页 |
2.2.5.2 纯化效果的验证 | 第34-36页 |
2.2.5.3 重组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2.2.6 重组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 | 第36-38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2页 |
2.3.1 chitiRBM1的序列分析及全长基因的扩增 | 第38-43页 |
2.3.1.1 chitiRBM1的序列分析 | 第38-42页 |
2.3.1.2 chitiRBM1全长基因的扩增 | 第42-43页 |
2.3.2 重组几丁质酶ChitiRBM1的SDS-PAGE鉴定与蛋白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2.3.3 重组几丁质酶ChitiRBM1的酶学特性 | 第44-52页 |
2.4 讨论 | 第52-55页 |
第3章 β-半乳糖苷酶基因galRBM1的异源表达与酶学性质研究. | 第55-77页 |
3.1 材料 | 第55页 |
3.1.1 样品、菌株和载体 | 第55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3.1.4 主要培养基 | 第55页 |
3.1.5 常用试剂溶液 | 第55页 |
3.2 方法 | 第55-62页 |
3.2.1 序列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3.2.2 galRBM1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56-57页 |
3.2.2.1 galRBM1的扩增 | 第56-57页 |
3.2.2.2 galRBM1基因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57页 |
3.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7-60页 |
3.2.2.1 侧翼序列的扩增 | 第57-58页 |
3.2.3.2 pEASY-E1载体质粒的提取 | 第58页 |
3.2.3.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8页 |
3.2.3.4 酶切pEASY-E1环状质粒 | 第58页 |
3.2.3.5 β-半乳糖苷酶基因galRBM1与pEASY-E1线性载体的连接、转化 | 第58-59页 |
3.2.3.6 几丁质酶阳性克隆子的鉴定 | 第59-60页 |
3.2.4 重组酶galRBM1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 第60页 |
3.2.5 几丁质酶精纯酶的制备 | 第60页 |
3.2.5.1 纯化 | 第60页 |
3.2.5.2 纯化效果的验证 | 第60页 |
3.2.5.3 重组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3.2.6 β-半乳糖苷酶酶活测定方法 | 第60-6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73页 |
3.3.1 GalRBM1的序列分析 | 第62-66页 |
3.3.2 galRBM1的扩增 | 第66-67页 |
3.3.3 重组酶GalRBM1的异源表达与纯化 | 第67-68页 |
3.3.4 重组酶galRBM1的酶学特性 | 第68-69页 |
3.3.5 酶学性质鉴定 | 第69-73页 |
3.4 讨论 | 第73-77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4.1 总结 | 第77-78页 |
4.2 创新点 | 第78-79页 |
4.3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附录 | 第89-93页 |
附录A 实验中所使用的缓冲液的配置 | 第89-91页 |
A1 不同pH值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配制 | 第89-90页 |
A2 不同pH值的甘氨酸-NaOH缓冲液的配制 | 第90页 |
A3 不同pH值的Tris-HCl缓冲液的配制 | 第90-91页 |
附录B 三个重组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序列 | 第91-93页 |
B1 ChitiRBM1的核酸序列 | 第91页 |
B2 galRBM1的核酸序列 | 第91-93页 |
附录C 氨基酸中英文对照及缩写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