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

仿生机器鼠与生物鼠智能交互控制系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仿生机器鼠硬件结构设计第15-27页
    2.1 机械结构设计第15-21页
        2.1.1 模型设计第15-17页
        2.1.2 头颈部结构第17-18页
        2.1.3 前肢部结构第18页
        2.1.4 腰部结构第18-19页
        2.1.5 后肢结构第19-20页
        2.1.6 行为展示第20-21页
    2.2 驱动控制第21-23页
    2.3 双目立体视觉第23-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智能交互控制系统第27-41页
    3.1 系统组成第27页
    3.2 行为认知第27-33页
        3.2.1 基于SVM的行为分类第29-31页
        3.2.2 基于ANN的行为分类第31-32页
        3.2.3 分类训练结果第32-33页
    3.3 基于Kalman滤波的改进Camshift跟踪策略第33-35页
    3.4 智能交互第35-39页
    3.5 开环与闭环控制第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智能交互实验第41-51页
    4.1 目标生物鼠第41页
    4.2 实验步骤第41-42页
    4.3 数据统计第42-43页
    4.4 实验结果第43-49页
        4.4.1 跟踪与交互轨迹第43-44页
        4.4.2 行为识别结果第44-45页
        4.4.3 交互过程中生物鼠的行为活动第45-46页
        4.4.4 交互过程中机器鼠的行为活动第46-47页
        4.4.5 生物鼠对机器鼠的偏好第47-49页
    4.5 实验分析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疫接头蛋白Skap1和Fyb双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SKAP1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
下一篇:滇金丝猴粪便微生物宏基因组来源几丁质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