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全电飞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容错方案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容错电机方案 | 第15-16页 |
1.2.4 多相永磁容错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5 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文章结构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特点及其数学模型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五相永磁电动机的结构及特点 | 第21-23页 |
2.3 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3.1 五相永磁容错电动机中相空间电压矢量的特点 | 第23页 |
2.3.2 相空间电压矢量及五相合成的总空间电压矢量 | 第23-24页 |
2.3.3 相电流矢量 | 第24页 |
2.3.4 相定子磁链矢量 | 第24-25页 |
2.4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推导 | 第25-28页 |
2.4.1 坐标变换 | 第25-26页 |
2.4.2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五相永磁电动机的T-SVPWM-DTC研究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H桥式逆变电路 | 第29-30页 |
3.3 永磁容错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构建 | 第30-36页 |
3.3.1 直接转矩的容错性 | 第30-31页 |
3.3.2 总空间电压矢量选取 | 第31-34页 |
3.3.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磁链观测器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T-SVPWM-DTC故障态研究与仿真 | 第37-45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 | 第37-40页 |
4.3 故障态分析 | 第40-42页 |
4.4 从正常到一相断路故障仿真 | 第42-43页 |
4.5 从正常到一相短路故障仿真 | 第43-44页 |
4.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P-SVPWM-DTC研究 | 第45-58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策略 | 第45-50页 |
5.2.1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策略基础 | 第45-46页 |
5.2.2 相定子磁链变化量△_Ψ(sJ)的计算 | 第46-47页 |
5.2.3 相定子磁链变化量△_Ψ(sj)的实现 | 第47-50页 |
5.3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SVPWM-DTC系统的正常态运行 | 第50-51页 |
5.4 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SVPWM-DTC系统的故障态运行 | 第51-54页 |
5.4.1 P-SVPWM系统的容错算法 | 第51-52页 |
5.4.2 一相断路补偿分析 | 第52-53页 |
5.4.3 一相短路补偿分析 | 第53页 |
5.4.4 补偿方案 | 第53-54页 |
5.5 P-SVPWM-DTC控制系统仿真 | 第54-56页 |
5.5.1 系统正常运转到A相断路仿真 | 第55-56页 |
5.5.2 系统正常运转到A相短路仿真 | 第56页 |
5.6 小结 | 第56-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 第66-67页 |
附录B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