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气除油一体化旋流器分离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油气水分离方法 | 第9-10页 |
1.2.1 重力沉降分离法 | 第9-10页 |
1.2.2 离心分离法 | 第10页 |
1.2.3 聚结 | 第10页 |
1.3 水力旋流器的发展 | 第10-11页 |
1.4 三相旋流分离器的发展 | 第11-14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旋流器的初始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第15-29页 |
2.1 初始模型建立 | 第15-17页 |
2.1.1 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2.1.2 分离原理 | 第16-17页 |
2.2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检验 | 第17-18页 |
2.3 基本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2.4 计算模型选取 | 第19-21页 |
2.5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1页 |
2.6 初始模型速度场分布 | 第21-25页 |
2.6.1 速度分布 | 第21-22页 |
2.6.2 切向速度 | 第22-24页 |
2.6.3 轴向速度 | 第24-25页 |
2.7 初始模型分离效果分析 | 第25-27页 |
2.7.1 气相分离 | 第25-26页 |
2.7.2 油相分离 | 第26-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旋流器结构优化 | 第29-46页 |
3.1 旋流器主直径选取 | 第29-32页 |
3.2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参数优选 | 第32-45页 |
3.2.1 气液分离腔结构优化 | 第32-39页 |
3.2.2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液-液分离腔结构优化 | 第39-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优化结构流场特性与分离性能研究 | 第46-59页 |
4.1 初始结构与优化结构分离性能对比分析 | 第46-50页 |
4.1.1 切向速度分布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4.1.2 压力损失对比分析 | 第47页 |
4.1.3 分离效果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4.2 操作参数和物性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0-58页 |
4.2.1 溢流分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0-53页 |
4.2.2 处理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3 入口含油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脱气除油一体化旋流分离装置室内试验研究 | 第59-67页 |
5.1 试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 第59-62页 |
5.1.1 试验方案 | 第59页 |
5.1.2 试验流程及工艺 | 第59-60页 |
5.1.3 试验装置 | 第60-62页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5.2.1 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2 分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3 含油率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