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孔隙模型的聚驱相渗曲线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1.1 论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孔隙网络模型参数表征及构建 | 第14-24页 |
2.1 孔喉特征参数的表征 | 第14-16页 |
2.1.1 孔喉大小分布 | 第14页 |
2.1.2 孔喉比 | 第14页 |
2.1.3 配位数 | 第14-15页 |
2.1.4 喉道形状 | 第15-16页 |
2.2 模型骨架的空间构建表征 | 第16-18页 |
2.2.1 节点物理坐标的选立 | 第16页 |
2.2.2 自适应法调节喉道长度 | 第16-18页 |
2.3 数字化孔隙模型渗透率计算 | 第18-21页 |
2.3.1 渗透率的求解 | 第18-19页 |
2.3.2 孔隙结构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2.4 数字化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程序框图 | 第21-22页 |
2.5 数字化模型可视化 | 第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饱和油过程模拟计算 | 第24-33页 |
3.1 润湿性 | 第24页 |
3.2 毛管力的计算 | 第24-27页 |
3.2.1 毛管力大小计算 | 第25-26页 |
3.2.2 毛管力方向判定 | 第26-27页 |
3.3 阻力系数的计算 | 第27-29页 |
3.3.1 单相流体阻力系数的计算 | 第27-28页 |
3.3.2 两相流体阻力系数的计算 | 第28-29页 |
3.4 含油饱和度的计算 | 第29-31页 |
3.5 饱和油模拟过程程序框图 | 第31页 |
3.6 饱和油结束后模型可视化 | 第31-3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数字化孔隙模型的聚驱过程模拟 | 第33-48页 |
4.1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 | 第33-38页 |
4.1.1 幂律指数和稠度系数 | 第33-35页 |
4.1.2 聚合物溶液剪切速率的计算 | 第35-36页 |
4.1.3 聚合物弹性的影响计算 | 第36-38页 |
4.2 聚合物不可及孔隙体积特性 | 第38-39页 |
4.3 聚合物溶液吸附滞留特性 | 第39-40页 |
4.4 聚驱模拟时间步长的计算 | 第40-41页 |
4.5 聚合物溶液在模型中渗流过程 | 第41-43页 |
4.6 聚驱模拟结果 | 第43-46页 |
4.7 聚驱过程模拟程序框图 | 第4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聚驱相渗曲线的计算及影响研究 | 第48-61页 |
5.1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第48-49页 |
5.2 聚驱相渗曲线验证 | 第49-51页 |
5.3 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对聚驱相渗曲线的影响 | 第51-54页 |
5.3.1 孔喉比的影响 | 第51页 |
5.3.2 润湿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3 配位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4 喉道半径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5 形状因子的影响 | 第54页 |
5.4 聚合物特性对聚驱相渗曲线的影响 | 第54-59页 |
5.4.1 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2 界面张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3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5.4.4 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5 聚合物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影响 | 第58页 |
5.4.6 聚合物溶液吸附特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