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光催化金属—有机框架及半导体超薄纳米片体系的超快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飞秒激光技术简介第16-17页
    1.3 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简介第17-20页
    1.4 荧光光谱技术简介第20-23页
        1.4.1 荧光基本原理第20-22页
        1.4.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第22-23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内容安排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及使用方法第26-44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飞秒激光系统第26-28页
    2.3 光学参量放大系统第28-31页
    2.4 瞬态吸收光谱测试系统第31-38页
        2.4.1 瞬态吸收光谱测试系统的外光路第31-32页
        2.4.2 Exci Pro“泵浦-探测”系统第32-34页
        2.4.3 Helios“泵浦-探测”系统第34-37页
        2.4.4 EOS“泵浦-探测”系统第37-38页
    2.5 荧光光谱测试系统第38-42页
        2.5.1 稳态与时间分辨荧光测试系统第39-41页
        2.5.2 低温荧光测试系统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三章 光催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超快光谱与载流子动力学研究第44-110页
    3.1 引言第44-47页
    3.2 光催化“MOF-Pt单原子”体系的性能与载流子动力学第47-62页
        3.2.1 样品的制备第48-50页
        3.2.2 实验方法第50-52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52-61页
        3.2.4 小结第61-62页
    3.3 Pt颗粒在“MOF-Pt”复合材料中的相对位置对光催化性能与载流子行为的影响第62-76页
        3.3.1 样品的制备第63-65页
        3.3.2 实验方法第65-67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67-74页
        3.3.4 小结第74-76页
    3.4 TiO_2颗粒在“TiO_2-MOF”复合材料中的相对位置对光催化性能与载流子行为的影响第76-90页
        3.4.1 样品的制备第77-79页
        3.4.2 实验方法第79-80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80-89页
        3.4.4 小结第89-90页
    3.5 光催化“MOF-导电聚合物”体系的超快光谱与载流子动力学第90-105页
        3.5.1 样品的制备第91-93页
        3.5.2 实验方法第93-95页
        3.5.3 结果与讨论第95-104页
        3.5.4 小结第104-105页
    3.6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四章 光催化半导体超薄纳米片材料的超快光谱与载流子动力学研究第110-140页
    4.1 引言第110-111页
    4.2 超薄β相羟基氧化钴纳米片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载流子动力学第111-123页
        4.2.1 样品的制备第112-113页
        4.2.2 实验方法第113-115页
        4.2.3 结果与讨论第115-122页
        4.2.4 小结第122-123页
    4.3 “金属相二硫化钼纳米片-硫化镉纳米棒”异质结材料的超快光谱与载流子动力学第123-136页
        4.3.1 样品的制备第123-125页
        4.3.2 实验方法第125-127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5页
        4.3.4 小结第135-136页
    4.4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研究成果第144-146页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d(Ⅱ)催化的sp~3碳氢键活化反应
下一篇:芳香C-N和C-O键的活化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