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Pd(Ⅱ)催化的sp~3碳氢键活化反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Pd(Ⅱ)催化的sp~3碳氢键活化反应第10-5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基于导向基策略的钯催化sp~3碳氢键活化第11-19页
        1.2.1 强配位作用的导向基(SCA)第12-16页
            1.2.1.1 通过Pd(Ⅱ)/Pd(Ⅳ)催化循环的碳氢键活化第12-15页
            1.2.1.2 通过Pd(Ⅱ)/Pd(0)催化循环的碳氢键活化第15-16页
        1.2.2 弱配位作用的导向基(WCA)第16-19页
    1.3 通过分子内的键能差异性进行选择性碳氢键活化第19-40页
        1.3.1 烯丙位碳氢键活化第19-34页
            1.3.1.1 构建碳氧键的反应第21-26页
            1.3.1.2 构建碳氮键的反应第26-29页
            1.3.1.3 构建碳碳键的反应第29-33页
            1.3.1.4 构建其他碳杂键的反应第33-34页
        1.3.2 羰基β-位碳氢键活化第34-40页
            1.3.2.1 酮类的脱氢氧化第34-38页
            1.3.2.2 醛类的脱氢氧化第38-39页
            1.3.2.3 其他羰基底物的脱氢氧化第39-40页
    1.4 总结与展望第40页
    1.5 参考文献第40-52页
第二章 钯和手性胺协同催化饱和脂肪醛γ-碳氢键的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第52-80页
    2.1 研究背景第52-59页
        2.1.1 有机胺催化的饱和脂肪醛的远程碳氢键官能团化第52-54页
        2.1.2 有机胺催化不饱和醛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第54-59页
            2.1.2.1 亚胺正离子-烯胺机理第54-56页
            2.1.2.2 二烯胺-亚胺正离子机理第56-59页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第59-60页
    2.3 催化剂筛选与反应条件优化第60-63页
    2.4 反应底物适用范围的考察第63-65页
    2.5 结论第65页
    2.6 实验部分第65-75页
    2.7 参考文献第75-80页
第三章 脱乙酰化烯丙位碳氢烷基化反应第80-106页
    3.1 研究背景第80-83页
        3.1.1 钯催化的脱羧烯丙基化(DCA)反应第80-81页
        3.1.2 钯催化的脱乙酰烯丙基化(DaA)反应第81-83页
    3.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第83-84页
    3.3 催化剂筛选与反应条件优化第84-87页
    3.4 反应底物适用范围的考察第87-90页
    3.5 结论第90页
    3.6 实验部分第90-102页
    3.7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第四章 钯和手性布朗斯特酸协同催化烯丙基碳氢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第106-128页
    4.1 研究背景第106-109页
    4.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第109-110页
    4.3 催化剂的筛选与反应条件优化第110-111页
    4.4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111-113页
    4.5 结论第113页
    4.6 实验部分第113-125页
    4.7 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附录一: 化合物数据表征总览第132-136页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图谱第136-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选择性碳氢键氨基化与芳基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光催化金属—有机框架及半导体超薄纳米片体系的超快载流子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