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 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 | 第11页 |
2 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11-12页 |
3 学科教学的必经之路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 践行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第14页 |
2 探求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 | 第14-15页 |
3 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15页 |
4 开发学生多样性学习资源 | 第15-17页 |
二 高中文言文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17-23页 |
(一) 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 | 第17-18页 |
1 学生兴趣不浓 | 第17页 |
2 学习方法欠妥 | 第17页 |
3 知识积累不足 | 第17-18页 |
4 教学方法陈旧 | 第18页 |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20页 |
1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 | 第18-19页 |
2 翻转课堂的个性特点 | 第19-20页 |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 教育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 心理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三 翻转课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第23-40页 |
(一) 课前紧扣文本设计学案,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第23-30页 |
1 从文章标题入手,重视问题层次设计学案 | 第23-27页 |
2 关注课文体裁,围绕文本核心设计学案 | 第27-30页 |
(二) 课中重视微课导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 第30-34页 |
1 “赋”中主客问答行文方式的微课设计思路 | 第31-32页 |
2 诸子百家思想的教学微课设计方案与脚本 | 第32-34页 |
(三) 课堂以讨论为核心,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 第34-37页 |
1 体悟情感,讨论语言的魅力和说话的艺术 | 第35-36页 |
2 关于写作手法对情感抒发的作用的课堂讨论 | 第36-37页 |
(四) 课后以专题训练为引导,帮助学生系统积累文言知识 | 第37-40页 |
1 词类活用现象的应用练习题及设计思路 | 第37-39页 |
2 常见虚词用法的应用练习题设计思路 | 第39-40页 |
四 结论与展望 | 第40-43页 |
(一) 高中生对文言文翻转课堂的认知与接受度的调查 | 第40-41页 |
1 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设计 | 第40-41页 |
2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第41页 |
(二)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改进措施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