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高考背景下生物选课的影响因素及生物选课的指导策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二)调查法 | 第10页 |
(三)访谈法 | 第10页 |
(四)分析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新高考改革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1页 |
(一)新高考方案 | 第11页 |
(二)新高考模式 | 第11页 |
二 海南高考改革方案细则 | 第11-15页 |
(一)普通高中高考考试科目设置 | 第11-12页 |
(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 第12-13页 |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 | 第13-14页 |
(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 第14页 |
(五)招生主体变成“院校专业组”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一)我国关于新高考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综合评述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海南新高考模式对生物选课影响调查 | 第19-25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三 调查过程 | 第19页 |
四 调查结果 | 第19-23页 |
(一)对生物学科地位的调查 | 第19-20页 |
(二)对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的调查 | 第20-22页 |
(三)生物教师的授课方式调查 | 第22-23页 |
(四)教师储备资源的调查 | 第23页 |
五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海南新高考模式对生物选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1页 |
一 对生物学科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一)生物学科高考地位提升 | 第25页 |
(二)选考生物人数变化 | 第25-26页 |
(三)生物课时安排变化 | 第26页 |
二 对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一)生物选课走班时间 | 第26-27页 |
(二)生物作业收取情况 | 第27-28页 |
(三)学校排课存在难度 | 第28页 |
(四)课堂状况难以把控 | 第28-29页 |
三 对生物教师教学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一)授课方式 | 第29页 |
(二)学情把握 | 第29-30页 |
(三)知识点整合情况 | 第30页 |
四 教师资源储备对生物选课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选课的指导策略 | 第31-37页 |
一 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 第31-32页 |
(一)做好新高考方案的解析工作 | 第31页 |
(二)完善相关配套文件 | 第31页 |
(三)广纳各方意见和建议 | 第31-32页 |
二 学校层面 | 第32-34页 |
(一)合理安排选课走班起始时间 | 第32页 |
(二)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合理选课 | 第32-33页 |
(三)合理设置教学班上课人数 | 第33页 |
(四)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 第33-34页 |
(五)活化生物教师资源储备 | 第34页 |
三 教师层面 | 第34-37页 |
(一)依据学情合理把握授课难度 | 第34页 |
(二)高效利用教学资源 | 第34-35页 |
(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 第35页 |
(四)强化课后作业的布置与管理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9页 |
一 总结 | 第37-38页 |
(一)教育部门 | 第37页 |
(二)学校层面 | 第37页 |
(三)教师层面 | 第37-38页 |
(四)学生层面 | 第38页 |
二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