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一、中高考对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要求的提高 | 第10页 |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 第10页 |
三、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 第10-11页 |
四、教师高效教学的实践途径 | 第11页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6页 |
一、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及“互助式作文批改”方式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互助式作文批改的理论和实践总结 | 第12-13页 |
三、对初中作文批改研究的整体评价 | 第13-16页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探讨初中作文批改的改革方向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初中作文批改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一、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点 | 第17页 |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批改能力 | 第17-18页 |
三、作文批改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表现 | 第18页 |
第二节 互助式作文批改的实施基础 | 第18-20页 |
一、互助式作文批改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二、互助式作文批改所拥有的硬件条件 | 第19页 |
三、互助式作文批改符合教育信息化的方向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互助式作文批改的意义和作用 | 第20-23页 |
一、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20页 |
二、及时反馈,提高作文批改效率 | 第20-21页 |
三、分享智慧,提供师生间互相学习的平台 | 第21页 |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热情 | 第21-22页 |
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写作积极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初中互助式作文批改方法指导 | 第23-37页 |
第一节 互助式作文批改方法实施过程 | 第23-33页 |
一、在传统课堂中进行互助式作文批改 | 第23-31页 |
二、在网络课堂中实行互助式作文批改 | 第31-32页 |
三、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第33-3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33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初中互助式作文批改与传统作文批改的对比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批改主体的对比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批改方式的对比 | 第38页 |
第三节 批改环境的对比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批改效果的对比 | 第39-44页 |
第五节 对比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实施互助式作文批改的若干问题 | 第45-48页 |
第一节 影响互助式作文批改效果的一些因素 | 第45-46页 |
一、教师 | 第45页 |
二、学生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互助式作文批改容易走入的误区 | 第46-48页 |
一、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失控” | 第46页 |
二、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不懂得节制,沉迷于网络 | 第46页 |
三、学生失去新鲜感以后,互助式作文批改会流于形式 | 第46页 |
四、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分层,影响教学效果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