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相关问题概述第17-30页
    2.1 相关概念阐释第17-19页
        2.1.1 工会第17-18页
        2.1.2 工会帮扶第18-19页
        2.1.3 困难职工第19页
    2.2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背景第19-21页
        2.2.1 困难职工群体需要帮扶第20-21页
        2.2.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第21页
    2.3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依据第21-23页
        2.3.1 工会帮扶的法律依据第21-22页
        2.3.2 工会帮扶的政策依据第22-23页
    2.4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意义第23-26页
        2.4.1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第23-24页
        2.4.2 维护职工队伍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第24-25页
        2.4.3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第25-26页
    2.5 工会帮扶工作的发展历程第26-30页
        2.5.1 工会帮扶工作初步探索阶段第26页
        2.5.2 工会帮扶工作恢复发展阶段第26-27页
        2.5.3 工会帮扶工作深入实施阶段第27页
        2.5.4 工会帮扶工作全面发展阶段第27-28页
        2.5.5 工会帮扶工作完善提升阶段第28-30页
第3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理论基础第30-37页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第30-34页
        3.1.1 工会具有阶级性和群众性第30-31页
        3.1.2 工会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及国家政权的基石第31-32页
        3.1.3 工会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及教育职工的组织第32-34页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第34-37页
        3.2.1 工会是无产阶级的群众组织第34-35页
        3.2.2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第35-36页
        3.2.3 工会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36-37页
第4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现状第37-47页
    4.1 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第37-38页
        4.1.1 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第37页
        4.1.2 参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第37-38页
    4.2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济困活动第38-41页
        4.2.1 开展“送温暖”工程第38-39页
        4.2.2 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第39-40页
        4.2.3 促进就业帮扶第40-41页
        4.2.4 子女助学帮扶第41页
    4.3 监督和推动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第41-43页
        4.3.1 监督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第41-42页
        4.3.2 推动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第42-43页
    4.4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的不足第43-47页
        4.4.1 源头参与力度薄弱第43-44页
        4.4.2 基层帮扶网络体系不健全第44-45页
        4.4.3 帮扶资金匮乏第45-46页
        4.4.4 帮扶工作缺乏实效性第46-47页
第5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不足的成因及对策第47-56页
    5.1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不足的成因第47-50页
        5.1.1 工会帮扶工作法律地位不明确第47-48页
        5.1.2 基层工会力量较弱第48-49页
        5.1.3 资金筹集缺乏动力第49页
        5.1.4 工会帮扶工作形式固化第49-50页
    5.2 推进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对策建议第50-56页
        5.2.1 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第50-51页
        5.2.2 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第51-53页
        5.2.3 完善救助资金筹集机制第53-54页
        5.2.4 改进工会帮扶工作内容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争议研究
下一篇:中国工会在协调民企劳资关系中的作用研究